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很多人都表達出對小寶寶的羨慕,他們那么自然,那么隨性,那么簡單,高興就笑,痛了就哭,餓了就要吃,在操場上互相追逐,滿頭大汗也不肯停看男孩們圍成一圈低頭尋找在草地、樹叢中的小螞蟻,女孩們互相聊天聯絡感情……很多人都有想回到童年的感覺。從健康角度來說,我們也有很多可以向小寶寶學習的東西。
寶寶熱愛游戲和運動,隨心所欲、隨時隨地做自己喜歡的事,無論是走、跳、爬行、唱歌還是跳舞,所以他們的肢體靈活,幾乎沒有贅肉;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呼吸方式,腹式呼吸使身體的攜氧量更高;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喜歡動物和植物,善于從自然中發現和享受簡單的快樂;他們累了就睡,醒了就起,睡眠質量高,從不賴床……
今天,我們開始向小寶寶學習如何更健康生活的功課吧!
功課1:學習正確表達和宣泄情緒
小寶寶:“孩子的臉像六月的天,說變就變”,不僅是說孩子情緒多變,他們的喜怒哀樂在臉上也都一展無遺。開心就笑,痛苦就哭,孩子們總是本能地表達著自己的情緒。
大人:情緒本能被教養馴化了,人們習慣于隱藏這些本能。
向他人掩蓋自己情緒的結果是,別人不了解你的感受,也就難以作出適當的反應,人與人之間有了隔膜。網絡時代很多人手機里、電腦里保存了很多朋友,卻很少有人能說心里話。神經學家研究顯示,傾訴能夠活躍免疫系統,淡化痛苦,包括身體的疼痛。
功課2:聽從身體的意愿吃飯
小寶寶:“孩子餓不著,只會撐得著”,孩子自己有一套“是否吃飽了”的判斷體系,吃飽了立即就會停止進食。
大人:這種天然的“判斷機制”退化,明明不餓,卻可以大吃特吃,特別是焦慮煩躁的時候;忍饑挨餓拼命節食與暴飲暴食竟然會在同一天里發生。
食欲有時候帶有偽裝性,受感情和情緒因素的影響很大,觸發饑餓感的因素增加,有時并非我們身體真正的需要。有時我們還可能因為怕浪費而過量進食。
功課3:永遠保有一顆好奇的心
小寶寶:他們的世界總是充滿了驚奇和發現,所以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們從來都不會覺得無聊。
大人:似乎總覺得自己已經很清楚這個世界的模樣了,所以,看到什么都有點熟視無睹的麻木。
學習孩子的好奇心,做一些可能從未做過的事情:仔細觀察一片帶著露珠的樹葉,認真等待夜來香綻放的剎那,有研究表明,園藝有靜心穩壓的作用,一個工人在接受一個難度很大的工作時血壓會升高,但如果房間里有綠色植物,血壓的升高值只有原來的四分之一。對于手術后處于康復期的病人,如果醫院病房的窗外是花草樹木,康復的速度比只能看見一堵墻的病人更加迅速。
功課4:把運動當游戲,而非任務
小寶寶:床上、地板上、公園、草坪、沙坑、土堆、草叢都可以是他們的游樂場,游戲本身就是目的。
大人:容易把生活程序化,必須到健身房才能運動。
長大成人后,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把運動當成了任務,很容易敷衍,忘記了運動可以很有趣。運動專家發現,孩子們不管是爬,還是轉圈,他們的腹部和背部肌肉都在用力,而這些“核心肌肉”的訓練對于健康非常重要。
功課5:腹式深呼吸,讓你不缺氧
小寶寶:細心觀察一下剛出生的寶寶,他們呼吸時,小肚子一起一伏,這種呼吸狀態最省力、最高效、對人體最有好處。
大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胸式呼吸取代了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是肋骨上下運動及胸部微微擴張,許多肺底部的肺泡沒有經過徹底的擴張與收縮,呼吸太短促,氧氣尚未深入肺葉下端便又被呼出了。長此以往,身體的各個臟器就會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狀況,慢性病也就因此而生。
功課6:累了就睡,醒了就起
小寶寶:“睡得像孩子一樣”是很多人心中的夢想,沾枕頭就睡著,一覺睡到大天亮……
大人:該睡的時候睡不著,不該睡的時候提不起精神。
安排孩子生活的同時對自己也要一樣,生物鐘按自然規律進行,和太陽同起同睡,就會感到精力充沛。如果用雙重標準,擁有太多自由的成年人會皮膚變差、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體力下降,和孩子們相比,我們的健康程度差得太多。
功課7:享受出汗,排出毒素一身輕
小寶寶:公園里你追我跑出汗了拿手臂擦擦繼續跑,他們不會因害怕出汗而拒絕奔跑。
大人:空調環境中的我們無法容忍自己身上汗水的味道,女人則怕自己精致的妝容被汗水打濕。
出汗是皮膚的自動清潔機制,白里透紅多出現在出汗后。人們對出汗往往是心理抗拒,空調、電扇24小時工作的結果是汗毛孔閉合,風邪、濕邪郁積于體內,出現各種問題。
重點推薦:爬行健身
爬行是一種原始本能的運動方式,人在嬰兒時期首先學會的就是爬行。爬行可將全身重量分散到四肢,減輕腰椎負荷,對頸、肩、脊柱病有一定的療效。對改善血液循環和心、腦組織有好處,對肌肉、骨骼、肺、前庭等系統也有益處。爬行有跪爬和手足爬兩種。
1.跪爬:兩手和兩膝著地,手膝交替依次爬行。爬行時頭抬起,五指分開著地,兩臂與肩同寬,雙膝著地,與肩同寬。
2.手足爬:兩手和兩腳著地,手足交替依次爬行。爬行時頭抬起,五指分開著地,兩臂與肩同寬,雙足著地分開約一肩半寬,前腳掌著地,膝微屈。
爬行可在沙灘、草坪或地板上進行,每次爬行3~5分鐘,休息2~3分鐘,然后重復。練習時宜多樣化,可選用直線向前爬,也可慢速向后爬,或左右爬、曲線爬、環形爬等。
爬行前做好準備活動,運動量安排要因人而異。爬行速度不宜過快,想站立時,切記不可馬上站起,要由爬式先改為坐式,慢慢站起,以免突然站起造成大腦瞬間缺氧暈倒。有嚴重心臟病、高血壓和眼部疾病者不宜進行這項運動。
下一篇:BB需要三種良好的成長環境教育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9大氣質評估寶寶行為特質教育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