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們經常會以成人的標準去衡量寶寶,因為我們的經驗都是來自記事以后,在我們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關于如何生活的記憶并不多。我們總會認為孩子學東西越快越好,其實有些事情是這樣的,但是有些卻也不是,比如說學走路這件事情。
有人曾提出過“不要太早學走路”的說法,若是按照骨骼發育的觀點來講,的確應該是這樣的,因為新生兒的骨骼很軟,包括脊柱,這個時候若是學習以站立為基礎的走路是不合適的,會對骨骼施壓。每一塊骨骼都有一段時間的定型時期,為寶寶選擇合適的時間學走路非常重要。
脊椎為了能夠承受人全身的重量。適應在坐下和行走時不同的變化,保持身體平衡,脊柱會在生長發育期自然的呈現3個彎曲:
第1個彎曲
按照時間發展順序最早出現的彎曲就是頸椎前凸,從出生后第3個月起,寶寶始出現抬頭等動作,從而使肌肉得到強化,脊柱也開始形成第1個彎曲—頸椎前凸。因此,抱3個月大寶寶的時候就不必緊緊護著他的頭部了!但在彎曲尚未完全形成前,家長一定要為寶寶做好完整的支撐,以免發生意外。
第2個彎曲
緊接著脊椎將在寶寶6個月左右大小的時候形成第2個彎曲—胸椎后凸。此時,寶寶可以不用任何支撐就能單獨坐著。因此6個月以前的寶寶,如果沒有良好的支撐,不要讓他單獨坐。因為這時寶寶的胸椎可能還沒有完全強化,強迫寶寶提前形成彎曲,容易讓寶寶養成前傾的習慣,日后還會造成駝背,影響寶寶的儀態。
第3個彎曲
最后到差不多1歲前后,寶寶學習走路時,脊柱形成第3個彎曲—腰椎前凸。這個時候過后就可以讓孩子學習走路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這一階段過早地讓孩子學走路,由于其下肢、腰背部的骨骼、肌肉發育尚不完善,無法有效支撐其身體的重量,容易形成“X”型、或“O”型腿,嚴重的甚至會造成疲勞性骨折。
另外,雖然寶寶在1歲以內就會出現這3個彎曲,但一直要到六七歲時,孩子的脊柱彎曲才會徹底固定下來。所以,家長一定要結合身體發育的不同階段為寶寶安排合適的運動,千萬不能拔苗助長。
整個過程下來,總結一下,一歲以前的這段時期是寶寶脊椎發育的重要時期,這段時間內最好不要讓寶寶學習走路。嬰兒成長一定是遵循著規律來的,切不可操之過急。另外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寶寶雖然在一歲左右就出現了三個彎曲,但是要真正定型下來還是要到個6,7歲左右的,所以也不要給孩子安排過重的鍛煉等等。
下一篇:3歲前寶寶身心健康比智商更重要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3歲前,無意記憶比重大教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