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秋季是為寶寶驅蟲的最佳季節,爸爸媽媽別錯過了哦。在這里,小編所要提醒家長的是,給孩子驅蟲一定要先到醫院檢查,服用正確的藥物,千萬不能擅自為孩子服用驅蟲藥,這樣會有很大的危險的哦。
秋季判斷寶寶有蛔蟲病的方法
要判斷孩子是否患了蛔蟲病,到醫院檢查是最簡便的方法。家長也可以根據孩子的一些異常現象做一個大致的判斷。比如孩子常喊肚子疼,特別是肚臍附近部位疼,但經揉按后可緩解,或者夜間睡眠容易驚醒、磨牙和流口水,以及在孩子面部、頸部皮膚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圓形或橢圓形斑片,上面有細小的灰白色鱗屑都是可能感染了蛔蟲病。此外,孩子皮膚沒有明顯原因地反復出現“風疙瘩”;有偏食表現,并愛吃泥土、紙張、布頭等稀奇東西;還有,孩子吃得多且容易餓,愛吃零食,吃多少也總胖不起來,這都是感染蛔蟲的癥狀。這時應該到醫院進行治療。
接下來,就來看看寶寶驅蟲的原則吧。
秋季寶寶驅蟲的原則
兒科門診,經常接診到被父母認為有腸蟲癥而帶到醫院要求醫生給予驅蟲治療的患兒,父母“診斷”腸蟲癥的依據常常是孩子出現了消瘦、挑食、腹痛、臉上有白斑及夜間磨牙等癥狀,甚至對于一、兩歲的嬰幼兒,也有父母自行給予口服驅蟲藥治療的。
其實,這種做法并不科學。消瘦、挑食及腹痛的原因很多,“蟲斑”是缺乏B族維生素所引起的一種皮膚病,醫學上稱為單純糠疹。夜間磨牙,固然蛔蟲分泌的毒素可誘發其發作,但精神緊張、缺鈣、牙病等也可引起,因缺乏特殊性,故不可靠。正確的做法應該先到醫院化驗大便(大人帶孩子大便去即可),確認是否有蟲,然后再決定是否服用驅蟲藥。兒童不宜常用驅蟲藥,盲目服用驅蟲藥會影響孩子的健康,特別對于2歲以下的嬰幼兒更應該慎用驅蟲藥。
大多數驅蟲藥服用后,需經肝臟分解代謝或經腎臟排泄。2歲以下的兒童,肝臟發育尚不完全,而大多數驅蟲藥中都含有影響肝功能的成分,服用后會造成孩子的肝功能損害,引起轉氨酶升高和厭食癥。2歲以下兒童防治腸道寄生蟲病的最好方法就是注意生活衛生,切斷接觸蟲卵的來源。
另外,從腸道寄生蟲的特點來看,蟲卵大都附著于污染的手或蔬菜表面,而寄生蟲的感染途徑是口。2歲以下的寶寶接觸蟲卵的機會要少于大年齡兒童,他們接觸的東西一般局限于家中的物品和玩具,這些東西相當清潔,蟲卵相對少或沒有。吃蔬菜的種類與量也少得多,進入體內的蟲卵也相應減少。而且蟲卵在體內到長大成蟲需要一定的時間,也就是說,待從口入的蟲卵長大成蟲,孩子也超過了2歲。因此,2歲以下小兒一般不需要服用驅蟲藥。
秋季為寶寶驅蟲,方法一定要科學正確哦。
下一篇:秋天來了,寶貝們身體棒棒有訣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秋季斷奶好時節,給寶寶斷奶有方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