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19日報道,英國母親安東尼奧擁有一個18個月大的兒子菲利普斯(Felix)。菲利普斯一直都很活躍,但在過去的8個月,他見到母親便會猛撲過去咬她。在他母親身上留下傷痕和牙印。而現在即使是孩子尋求擁抱,她都會神經緊繃。這位憂心忡忡的母親就孩子的這個習慣求助專家。
兒童心理學家阿曼達•古默(Amanda Gummer)表示,嬰幼兒在他們的嘴唇和舌頭有著比其他部分更為復雜的神經末梢,他們是用嘴探索世界。孩子渴望關注,即使這關注是負面的。她建議這種行為出現時盡量不要尖叫,僅僅對此說不,把他放下離開就行了。而作家Sarah Ockwell-Smith卻認為,嬰兒會咬人,是因為他們無法表達自己的無聊或沮喪。有時候僅因為咬人感覺不錯而已。她認為母親對這種行為必須有強烈的反應,不然孩子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此外,找到其他適合他咬的東西,或給他牙齒鑲上用橡膠材料做的保護套。
安東尼奧的母親瑪麗•霍伊爾( Mary Hoyle)認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孩子并不具有攻擊性和惡意。忽視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尖叫更沒必要。你應該堅決的告訴他,菲利普斯,你不能咬媽咪,給他愛吻讓他明白大人的意思。
作為母親,安東尼奧首先聽取了薩拉 (Sarah)的建議,夸張自己的反應,但孩子認為這是一個游戲并爆發出笑聲。接著采取默默地離開,這卻讓菲利普斯感覺自己被不公平的遺棄了,大哭不停,讓母親覺得給他擁抱義不容辭,結果換來另外一頓咬。最后,她只能變得更加嚴格,現在菲利普斯一咬她,她嚴詞拒絕并把他放到搖籃里,他似乎明白咬人是不可以接受的,親吻和擁抱是交流的更好方式。(實習編譯:陳海丹 審稿:郭文靜)
下一篇:網傳“兒童禁食清單”非通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使用電風扇時應注意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