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想要寶寶身體強壯吃什么好呢?小編認為,想要讓幼兒身體健康強壯就要從日常飲食著手哦。孩子的日常飲食和身體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家長在安排孩子飲食的時候就需要多下功夫啦。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讓寶寶身體強壯的食物和飲食方案,一起來看看吧。
讓寶寶身體強壯的食物
最好的主食:全麥食品。全麥食品含有鐵、維生素、鎂、鋅和粗纖維素等多種寶寶所需的營養成分。在西方的國家里,全麥面粉被稱作最棒的主食原料,很多家庭把烤全麥面包作為寶寶的主食,如果在上面抹一些寶寶專用的奶酪,營養就更豐富了。雖然各國的飲食習慣不同,但營養是無國界的。我們可以把粗糧和面粉混合制作主食(比如發糕),同樣能給寶寶帶來豐富的營養。
最好的水果:獼猴桃。獼猴桃被稱為營養的金礦,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據分析,每百克獼猴桃果肉的維生素C含量是100-420毫克,堪稱水果中的“VC之王”,此外,它還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糖、脂肪和鈣、磷、鐵等礦物質,而且它含有的膳食纖維和豐富的抗氧化物質,能夠起到清熱降火、潤燥通便的作用。但要注意,獼猴桃中間帶籽的部分盡量不要給寶寶多吃,因為這部分不容易被消化。
最好的蔬菜:菠菜。菠菜為寶寶提供的主要營養成分是維生素A和葉酸,另外還有一些維生素C和鐵。因為它沒有雜味,寶寶通常都很喜歡吃。而且菠菜的用處很多,你可以把它作為盤邊的裝飾,也可以在它上面放一些番茄醬,還可以用它代替生菜放在寶寶的三明治里。但是要記住,不能把它和豆腐一起吃,否則會影響鈣的吸收。
最好的早餐:谷物。即使從超市買來的寶寶谷物早餐,也同樣非常健康。它里面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但是,在購買時要選擇寶寶專用的,含鹽低的。自己家制作的小米粥、玉米粥也很有營養。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把谷物早餐配合牛奶一起吃時,牛奶的選擇很重要,2歲以內的寶寶最好不要用脫脂牛奶,1歲以內的寶寶最好用母乳或配方奶。
最好的快餐:披薩。和其他的快餐食品相比,披薩里混合了蛋白質(干酪)、糖分和蔬菜(西紅柿丁)等多種營養,更適合寶寶食用,而且做起來很簡單,只要在烤箱里烤幾分鐘就可以了。
最好的堅果:杏仁。杏仁有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營養效果:它不僅可以預防心臟疾病,而且含有維生素E和其他的微量元素,比如鐵、鈣和鎂等對寶寶的健康都非常有益。另外,未加工過的生杏仁是一種低脂食物,寶寶吃了,可以預防高血壓。但是要記住,3歲以下的寶寶最好不要給他整個的杏仁,否則容易卡住寶寶的氣管。杏仁還有很多吃法,比如把它和蔬菜、奶酪一起做個披薩,或者直接給寶寶準備一些杏仁干碎塊。
最好的肉類:瘦牛肉。瘦牛肉里含有的豐富的鐵和蛋白質,能為活潑好動、正在長身體的寶寶補充血細胞所需要的營養。很多醫生都建議在10月以上的寶寶的輔食里加一些瘦牛肉,牛肉的吃法很多,可以給寶寶做成牛肉漢堡包,牛肉小包子,牛肉醬細面條等。
最好的甜點:酸奶。酸奶是鈣的主要來源之一,而且它的熱量很低,很適合寶寶。如果你自己制作酸奶,最好用配方奶做原料,這樣不僅營養豐富,寶寶也比較容易消化。吃酸奶的時候給寶寶在里面加一小勺自己做的果醬,味道會更好。
最好的果汁:橙汁。橙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葉酸,而且孩子們都很喜歡它酸酸甜甜的味道。但是,橙汁不能和牛奶或其他含鈣量比較高的果汁混合,這樣很容易形成沉淀,寶寶不容易消化。而且每天寶寶喝橙汁的量要有一定的限度,大約30~50毫升比較合適,過多的橙汁會增加寶寶攝入的熱量。
最好的沙拉原料:西紅柿。無論從外觀還是味道,西紅柿都是大多數寶寶的摯愛。西紅柿的主要成分是番茄紅素,它是一種有助于預防癌癥和心臟病的天然抗氧化劑。另外,西紅柿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大量的纖維素,這些成分能夠幫助寶寶預防感冒,防止便秘。如果寶寶不喜歡吃單調的西紅柿,可以把它切成小丁或薄片,伴上沙拉醬做成美味的沙拉,寶寶就會愛吃了。或者直接壓成番茄汁,鮮艷的顏色再配上一個可愛的杯子,連大人都會被它吸引的。另外,不要以為生的西紅柿更有營養,其實煮熟的西紅柿中的番茄紅素更容易被吸收。
那么,想要寶寶身體強壯,飲食方案是怎樣的呢?
讓寶寶身體強壯的飲食方案
主食與零食不可偏頗。寶寶一般在周歲左右斷奶,此時主食固然很重要,但零食也不可忽視,一味亂給或一點不給都不是明智之舉。美國一份調查資料顯示,孩子從零食中獲得的熱量達到總熱量的20%,獲取維生素與礦物質占總攝取量的15%,零食是孩子所需熱量與養分的重要補充。不過,要注意零食的品種選擇以及量的掌握與安排。例如:上午給予少量高熱量食品如小塊蛋糕或2~3塊餅干,下午吃少量水果,晚餐后不給零食,但可在睡前喝一杯牛奶。
貴食與殘食不分彼此。不少父母習慣于用價格的高低來衡量食品的貴賤,以為價格越貴的食物對寶寶越是有益,其實,價格普通的奶、蛋、肉、豆類、果蔬及糧食才是兒童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研究表明,奶、蛋所含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與人類細胞組織的氨基酸很接近,消化吸收利用率高。肉食則含有豐富的鐵、鋅等微量元素,其營養價值遠遠超過價格昂貴的奶油蛋糕。總之,選擇食物主要是遵循是否為小兒所必需和能否被充分吸收利用的原則來定,與價格無直接聯系。
水果與蔬菜結合完美。有些家長認為水果營養優于蔬菜,加之水果口感好,孩子更喜于接受,因而輕蔬重果,甚至用水果代替蔬菜。其實,水果與蔬菜各有所長,營養差異甚大。總的來說,蔬菜比起水果來對寶寶的發育更為重要。拿蘋果與青菜來比較,前者的含鈣量只有后者的1/8,鐵質只有1/10,胡蘿卜素僅有1/25,而這些養分均是孩子生長發育(包括智力發育)不可缺少的“黃金物質”。當然,水果也有蔬菜所沒有的保健優勢,故兩者應兼顧,互相補充,不可偏頗,更不能互相取代。
軟食與硬食兼施。年輕的父母常常擔心寶寶乳牙的承受能力,總是限制或避開硬食,但醫學專家告訴我們:嬰兒出生后價月,其頜骨與牙齦就已發育到一定程度,足以咀嚼半固體甚至固體食物。乳牙萌出后,更應吃些富含纖維,有一定硬度的食物,如水果、餅干等,以增加寶寶的咀嚼頻率,通過咀嚼動作牽動面肌及眼肌的運動,加速血液循環,促進牙弓、頜骨與面骨的發育,既健腦又美容。
葷食與素食雙管齊下。通常人們把動物性食物稱為葷食,葷食雖然營養豐富,口感也好,但脂肪含量高,故應予以限制,不能多吃。家長在給寶寶配餐時,可做到肉、菜各半,葷素搭配。如做成肉末菠菜、冬瓜肉丸等。
進食與飲水并駕齊驅。重視進食,忽視飲水是不少家長存在的又一喂養誤區。水是構成人體組織細胞和體液的重要成分,一切生理與代謝活動,包括食物的消化、養分的運送、吸收到廢物的排泄,無一能離開水。年齡越小,對水的需求相對越多。因此在每餐之間,應給孩子一定量的水喝。給水時注意不要給孩子茶水、咖啡、可樂等,而以白開水、礦泉水為宜。
食物與情緒適時調整。食物影響著兒童的精神發育,不健康情緒和行為的產生與食物結構的不合理有著相當密切的關系。如吃甜食過多者易動、愛哭、好發脾氣;飲果汁過多者易怒甚至好打架;吃鹽過多者反應遲鈍、貪睡;缺乏某種維生素者易孤僻、抑郁、表情淡漠;缺鈣者手腳易抽動、夜間磨牙;缺鋅者易精神渙散、注意力不集中;缺鐵者記憶力差、思維遲鈍;等等。
想要寶寶身體強壯,科學的飲食是不能少的哦。
下一篇:寶寶穿新鞋好還是二手鞋好?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兒厭食,掐揉手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