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據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提供的數據,2007至2009年,全國共發生涉及15歲以下兒童的道路交通事故6萬多起,造成13000多名兒童死亡,也就是說每天有近12名兒童死于交通事故。而公認的兒童乘車時最有效的保護方式就是使用兒童安全座椅,但是號稱符合歐洲安全標準的兒童安全座椅為什么不符合中國的安全標準?(1月12日《每周質量報告》)
兒童安全座椅,本是為了保證行車時兒童的安全,但是現在,“安全座椅”已經不安全。誰該來為這不安全的兒童安全座椅埋單?是廠家、監管部門、還是兒童的父母?在筆者看來,這幾方都有著一定的責任。
廠家生產的是“兒童安全座椅”,但是到底符不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只有廠家自己心里清楚。廠家賺錢無可厚非,但是昧著良心把主意打到兒童安全上的廠家就是打錯了算盤。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一個企業,要的不僅僅是逐利性,也要具備相當的社會功德與良知。只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一個企業才能走的更高,更遠。并且就算企業的第一性是逐利,這逐利也要通過正當合法的手段。只有廠家刻苦修煉“內功”,兼顧逐利與社會責任感,才能在源頭上扼住兒童安全座椅的不安全因素。
相關的監管部門,對于不符合相關國家安全標準商品的查處,讓消費者放心消費是自身的職責所在。嚴查必不可少,但不能每次都要媒體曝光之后再進行查處。監管部門應該是“安全”最有力的第一道防線,民眾信任你們才把這個重任放在你們肩上,不能讓防線形同虛設。監管部門在加強自身查處力度的同時,對于民眾的舉報也要是時刻放在心上。監管部門重拳出擊,才能將不安全商品的銷售渠道掐斷,保證在市場上進行銷售的商品都安全有保障。
對于兒童家長來說,你們是保障兒童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絕不能讓不安全因素突破你們的防線,家長在提升自身安全意識的同時,還要時刻關注國家監管部門的動態,讓自己緊跟“安全風向標”,做到安全信息時時知,決不能購買到已被曝光有安全問題的產品。
文/陳志林
下一篇:冬季寶寶常穿著小背心不感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心16種食物毀了寶寶健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