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2011 年早春的一個夜晚,一場大雪把北京城裝扮成了一個銀裝素裹的世界。女兒嘉嘉早上起床往外一看,立刻歡呼雀躍起來,張羅著讓我和她爸爸帶她去公園玩雪拍照。當天剛好是周末,難得的一家三口一起外出的日子。我們想著春雪融化得快,得趕在太陽公公發(fā)威前讓她玩?zhèn)€夠,于是帶上玩雪工具就興沖沖趕到了家附近的郊野公園。結果光顧著準備玩雪的工具,忘了給她準備換穿的衣物,尤其是鞋子。當積雪迅速融化時,在雪地里瘋玩的嘉嘉全然沒注意到她的鞋子濕了,等我們注意到時,估計已經濕了有一會兒了,于是馬上帶她回家換鞋。傍晚的時候,嘉嘉就說不舒服,晚飯也沒怎么吃,嘉嘉爸爸摸了一下她的額頭,說腦門很燙,我拿出家里的電子體溫計,放在她的腋下一量,38℃。小姑娘發(fā)燒了。
嘉嘉姥姥著急地說:“快吃點藥吧,別把寶寶腦袋燒壞了。”
我安慰她:“寶寶應該是早上玩雪的時候穿濕鞋凍感冒了,發(fā)燒燒不壞腦袋,體溫還不太高時,先給她物理降降溫,體溫超過38.5℃再考慮給她吃退燒藥,吃藥的目的也不是為了防止燒壞腦袋,而是怕燒得太高寶寶會高熱驚厥進而抽搐。”
于是,我?guī)图渭蜗戳藴厮瑁笪顾攘诵┧差D她睡下。小姑娘睡得并不安穩(wěn),體溫不久又升上來了。
嘉嘉爸爸不斷用手去感覺她的體溫,當發(fā)現嘉嘉額頭發(fā)燙而手腳發(fā)涼時,他也不淡定了,提議說:“帶寶寶去醫(yī)院看醫(yī)生吧。”我用肯定的語氣安慰他說:“寶寶有明確的得病原因,是因為玩雪著涼了,基本上就是病毒性感冒,發(fā)燒是她身體的自我保護措施,說明她的免疫系統(tǒng)在和病毒作斗爭。頭熱腳涼也是正常現象,因頭上血管豐富,致使局部溫度高。又因為寶寶心臟搏動力量較弱,發(fā)燒時更多的血供應重要器官了,因此到達手腳末端的血流就少。再繼續(xù)觀察一下。這會兒即使去醫(yī)院看急診,醫(yī)生也會建議先觀察病情進展。”
安慰完嘉嘉爸爸,我把嘉嘉身上的被子往下拉了一點,幫助她身上散熱,同時用被子蓋上了她發(fā)涼的手和腳,為她的手和腳保暖。
接近半夜的時候,小姑娘煩躁地醒來,我再次量了她的體溫,38.7℃。我馬上把準備好的退燒藥泰諾林(濃度為160 毫克/5 毫升的對乙酰氨基酚混懸液)按她的體重每千克15 毫克算好劑量,并折算成毫升數喂給她吃,同時又喂了她一些水,之后用溫熱的毛巾幫她擦身上、腋下、脖子等發(fā)熱的地方。很快,小姑娘就又睡著了。一覺睡到了天亮。
第二天,她還是有些低燒,但精神狀態(tài)還好,低燒并不影響她吃飯、喝水、玩積木搭公主城堡,我就繼續(xù)把她留在家里觀察。夜里體溫再次燒到了38.5℃以上,就又喂了一次泰諾林。
第三天,她繼續(xù)白天低燒夜里高燒,并且開始咳嗽。
嘉嘉姥姥拿出自己平時吃的止咳藥甘草片說:“萬一咳出肺炎怎么辦?來給她吃半片甘草片。”
盡管我也為嘉嘉的咳嗽擔憂,但理智還是促使我及時地制止了嘉嘉姥姥:“媽,孩子不是大人的縮小版,她的肝、腎等重要器官還沒長成熟呢,大人藥減半給她是非常不科學的,別給孩子用成人藥。另外,咳嗽是咳不出肺炎的,感冒的時候伴隨咳嗽也很常見,你看她咳的時候還有痰,要是吃了止咳藥,痰咳不出來,倒是有可能感染到肺導致肺炎。另外,您知道嗎?國外已經不推薦給4 歲以下的兒童使用止咳感冒藥了,今年美國開出‘醫(yī)生不該作為’列表,繼續(xù)呼吁不要給4 歲以下的兒童使用止咳感冒藥。這些藥沒有好處,相反還有嚴重的副作用。目前嘉嘉只是偶爾咳嗽,還不影響她正常的活動,再繼續(xù)觀察吧。”
“可她咳嗽的時候會咳到吐,這不嚴重嗎?”嘉嘉爸爸也不失時機地表達了一句他的憂慮。
“咳嗽是需要呼吸肌參與的動作,兒童的呼吸肌發(fā)育還不成熟,還不能很好地完成咳嗽這個動作,因此往往需要嘔吐這樣的動作來協(xié)助咳嗽把呼吸道中的痰排出來,因此小朋友咳到吐的情況也很常見,通常不會以咳嗽的時候吐不吐來判斷病得重不重。”我說。
“我看還是得吃點消炎藥,鄰居家的寶寶咳嗽,吃了點頭孢就好了,你們給嘉嘉也吃點頭孢,她能好得快點。”看得出,嘉嘉姥姥實在看不慣我們不給嘉嘉吃藥的做法。
為了緩解她的擔憂,也為了排除感冒有可能導致的并發(fā)癥,我對嘉嘉姥姥說:“頭孢屬于抗生素,是處方藥,雖然我是藥師,也不能隨便自己就給寶寶吃頭孢。要不要吃頭孢得去看醫(yī)生診斷后做決定,如果醫(yī)生診斷嘉嘉感冒后有細菌感染的并發(fā)癥,就需要吃抗生素。如果沒有細菌感染亂吃頭孢,反倒把寶寶身體里的好細菌殺死了,寶寶的免疫力就下降了。”
我抓住這難得的機會讓嘉嘉姥姥更新用藥觀念,繼續(xù)說:“媽,你可能有個誤區(qū),認為嘉嘉咳嗽的癥狀和咱鄰居家的寶寶一樣,那么嘉嘉得的病就和鄰居家的寶寶一樣,治療用藥也應該一樣。事實上,醫(yī)生不會這樣考慮疾病。咳嗽本身不是一種病,它只是身體表現出的一個癥狀,很多病都能表現出咳嗽的癥狀,比如肺炎能引起咳嗽,支氣管炎也能引起咳嗽。而且咳嗽也不一定就是細菌感染引起的,病毒感染也會引起咳嗽啊,咱得先搞明白咳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針對病因去治療才是有效的治療。”
“那現在就帶嘉嘉去看醫(yī)生吧。”嘉嘉姥姥聽明白了我的意思。
于是我們在嘉嘉發(fā)燒第四天的時候帶她去了醫(yī)院。兒科醫(yī)生認真聽取了我對嘉嘉病程的描述之后,用聽診器聽了她的心和肺,之后結合嘉嘉的精神狀態(tài)和查體情況,給出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感冒), 并沒有并發(fā)癥”的診斷,囑咐我們繼續(xù)回家護理。
這下嘉嘉姥姥、嘉嘉爸爸的心就都放下了,因為他們知道,有了診斷之后,針對診斷科學地用藥和護理疾病就是我的專業(yè)范疇了。隨后幾天,在我們的護理下,嘉嘉很快恢復了健康。
我相信,上述在我家存在的兒童感冒認識誤區(qū),在中國很多家庭中也存在。寶寶感冒,絕大多數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送寶寶去醫(yī)院或者給寶寶亂吃消炎的、止咳的感冒藥,將寶寶康復的希望完全寄托在醫(yī)生或者藥物身上,而忽視了身體自身在寶寶康復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長們應該清楚,如何治療寶寶疾病的最終決定權在你們手上。是你們在寶寶表現出不舒服時做出是否需要去看醫(yī)生的決定,也是你們在醫(yī)生做出診斷、開藥方提出治療意見時,最終決定是否接受這樣的治療意見。準確地說,你們對疾病的理解能力、決策能力和護理能力會對寶寶的康復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下一篇:爸媽注意:5種蛋糕不適合寶寶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初冬應該給寶寶怎么穿衣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