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天氣轉涼,小朋友們開始換上秋裝。很多家長關心的是衣服夠不夠暖和、是不是漂亮,恐怕沒有想到衣服上的繩子、小飾品、拉鏈等可能暗藏殺機,給寶寶造成傷害。本報在這里點評一下衣物上容易給孩子造成傷害的物件,并就寶寶的穿著提供一些小建議。
危險一:衣服上的繩帶
9月11日,河南周口市3歲男孩浩浩在滑滑梯時,衛衣帽上的繩子扭結在一起勒住了脖子,以至于食管反流,突然暈倒,送到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其實在此之前,各地就發生過類似的悲劇。2012年,東莞一名5歲的小朋友;2011年,江西上饒一名3歲男童,均因同樣原因窒息死亡……
建議:衣服上或者帽子上有繩帶的,必須拆掉。
看了上面令人痛心的事例,家長就應該知道這個建議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今年4月公布的調查顯示,有57%的家長沒有對有安全隱患的繩帶童裝進行處理,這其中有44%家長是不知道要處理的,56%的家長則認為沒有必要。
在這里,本報再次呼吁,一定不要給學齡前兒童孩子穿著帶有繩帶的服裝。
家長在給寶寶選擇衣物時,要特別注意頭頸部、腰背部、褲腿處3個部位,盡量避免給幼童(7歲以下)購買脖子或帽子上帶有繩帶的童裝,或把繩帶完全取下來后再給孩子穿。而腰部繩帶超出服裝底邊的童裝、繩帶超出褲腳底邊的褲子等,家長可以將其剪短后再給孩子穿。絲巾、小圍巾等類似于繩帶的飾物也要盡量避免。
此外,家長們要盡量為幼童選擇飾物特別是金屬飾物少的服裝。同時還應查看紐扣、各種塑料裝飾件的牢固性,防止其脫落被兒童誤食。有圖案、印花的部位不能含有可掉落粉末和顆粒。裝飾物不允許有閃光片和顆粒狀珠子或其他尖銳物。
危險二:褲子上的拉鏈
近日,廣州市一名2歲男童希希在幼兒園內換褲子時被金屬拉鏈夾傷下體,送醫院搶救后被診斷為下體撕裂性創傷。
建議:5歲前男童最好不要穿著門襟區帶拉鏈的褲子。
小男孩的“小雞雞”被拉鏈咬傷,這也不是第一例報道了。對于較小的男孩子而言,最好不要穿帶拉鏈的褲子,以免出現類似的不良后果。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家長要盡快帶孩子去醫院處理,不要擅自操作,以免擴大損傷。
學齡前寶寶自理能力較差,因此褲子包括內褲宜寬松,不要太緊,也不要穿著吊帶褲,以及需要拉拉鏈和扣扣子的褲子。
此外,幼兒園老師建議,女孩子在去幼兒園時盡量不要穿裙子。一來家長經常會在裙子里面為孩子搭配緊身褲穿著。這種褲子不易穿脫,如穿不到位,孩子走路時容易絆倒。其二,在上下樓梯時,裙子可能被其他小朋友踩到,造成事故。
危險三:不跟腳的鞋子
國內曾就兒童足部健康做過調查。結果顯示,在接受調查的1000名兒童中,超過六成的孩子有足部問題,而其中近七成有扁平足,三成有足外翻。除了部分遺傳和身體肥胖壓迫足部外,兒童穿鞋不當是主因。寶寶的腳長得快,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選擇大一號的鞋子。穿著不合腳的鞋,孩子的雙腳在鞋里踩不穩,走路便會左搖右晃,長此下去,會影響走路姿勢以及腳的生長發育。
建議:給孩子買雙合腳的鞋子。
孩子越是小,鞋子越要合腳。此外還要注意鞋子上的配飾以及鞋帶的長度,以免發生誤食、絆倒等危險,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可以考慮買一腳蹬的鞋子。
至于怎么給孩子選擇合適的鞋子,家長們可以記住一句口訣——— 晚上買兩腳試、腳尖松腳跟緊。孩子買鞋一定要試,穿著舒適合腳才好,鞋號只能作為參考。買鞋的時間盡量選在下午;試鞋的時候讓孩子站起來走一走,因為站立時腳掌會更大;確保孩子的腳趾舒展自由,而不是彎曲著;并且兩只腳都要穿上鞋子,因為大部分人的雙腳是不一樣大的。穿上鞋子,腳尖部位應有足夠的空間,而不是緊緊地擠在一起;腳后跟也要合適,腳跟抬起時鞋子應跟腳,而不是松懈地不沾腳跟,否則容易摔跤。
家長不要強迫孩子穿某雙鞋,如果他不喜歡穿,很可能表示穿著不舒服。如果孩子的腳出現長繭、發紅或起泡,也要考慮是否是鞋子不適造成的。□本報記者 劉浩一
下一篇:越寵的孩子牙齒蛀得越厲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三大原因導致小孩“八字腳”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