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扛著沉重的行李,抱著寶寶,還要隨時應對他突然的哭鬧,路途的辛勞幾乎磨滅了小長假出游的喜悅。為了解決這一系列難題,我們整理了許多帶寶寶出門的小提醒,別小看這些小細節哦,它們絕對讓你的出行變得簡單而有效!
臨行前
1.如果需要坐飛機,提前預約好座位。有些航空公司可以在購票后預訂座位,無須等到領登機牌后。旅游高峰期帶寶寶坐飛機時最好提前預訂好座位。
2.查好目的城市的游樂場所。可以帶寶寶去哪些商店、公園、游樂場,哪些地方不適合寶寶去,提前查清楚,做好出游計劃。
3.提前查好附近過節開放的門診、醫院急診。
4.把寶寶平時在家用慣的毛毯、小被子帶過去。換一個地方還使用平時寶寶用慣的東西,能讓寶寶得到一如既往的照顧,家長比較安心,寶寶也能夠很快適應。
外出必備物品
前面提到了為了盡可能地減少行李負重,東西能少則少,盡量讓旅途輕便,可以多點精力照顧寶寶。那么,哪些東西是必須要隨身攜帶的呢?
以下是基于媽媽們的經驗總結的外出基本必備物品。可視自己寶寶的具體情況酌情添減。別怕費事,做到萬事俱備,可以減少旅途中不必要的麻煩。
衣服(可換洗)
圍嘴
睡衣
紙尿褲或尿布(6片/天)
奶嘴(1~2個)
寶寶專用濕巾
玩具
寶寶平時用的餐具
奶粉
奶瓶(1~2個)
奶瓶清潔用品
寶寶常用藥
寶寶專用護膚品
換尿布時的專用墊
體溫計
降溫袋(緊急退燒用)
塑料袋(大·小)
手絹、紗布、紙巾
毛毯
嬰兒背帶
嬰兒車(可折疊)
相機(別忘充電器)
寶寶專用剪指刀(長期外出時)
旅途中
對于外出度假的家庭來說,選擇哪種交通工具最合適,會發生哪些突發狀況,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這些可是大學問!無論是選擇飛機、火車還是汽車,臨行前查好航班、車次,帶好所需的證件,做好行前準備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除了這些,看看你還漏了什么?
※飛機
航空公司規定嬰兒必須出生滿14天后才能登機,以免呼吸器官無法適應。如果寶寶超過15天,目前無任何疾病表現,應該可以乘飛機。
乘飛機的話時間相對較短,可以避免長時間的旅途勞累,并且環境比較舒適。但寶寶可能因為害怕或起飛、著陸時的不適而哭鬧不止。面對這些突發問題,你該如何應對?
行前準備
如果起飛前在家中或者在候機時已經喂了足量的奶,那么起飛時寶寶可能就不想喝了,而喂奶是減輕寶寶耳膜壓力的最好方法。所以,臨行前就要計算好時間,保證寶寶在起飛時有食欲。
乘坐要點
1.緩解耳部不適
起飛和降落可以說是嬰兒最難適應的時刻。壓力的急遽變化,往往造成喉嚨直通中耳的管路內外壓力不平衡。這時耳朵會有脹痛感,聽不清或者出現耳鳴,甚至疼痛,寶寶可能會因為難受而哭鬧起來。對于成人來說,只要嚼口香糖或者打哈欠就能使中耳內的壓力與耳外的壓力平衡,從而使堵塞的耳朵豁然開朗。但是,這兩種方法對于嬰兒來說是無法做到的。
緩解寶寶耳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吸吮。當飛機起飛和開始降落時,機艙里的氣壓變化最大。這時給寶寶一個安撫奶嘴或者給他喂奶,讓他做吞咽動作,這樣可以幫助寶寶減輕耳膜壓力,緩解不適。
鼻塞或傷風會增加耳朵產生不適的幾率。如果你的寶寶感冒或者耳朵發炎,那么在飛行之前要詢問醫生是否能給寶寶吃嬰兒鎮痛藥、解充血藥,或者考慮延遲旅行。
2.噪音大,用耳塞
飛機機艙里的轟鳴聲大概為100分貝,起飛時的聲音更大。棉球或者小的耳塞可以幫助降低寶寶耳邊的分貝水平,使他更容易放松或者入睡。
3.掌握系安全帶的正確方法
一般帶孩子的旅客登上飛機一坐下來就急忙將安全帶系好,然而,你的系法是否正確呢?大多數旅客會將安全帶拉長,將寶寶和自己一起系在一根安全帶內,以為萬無一失。其實,這是十分危險的,因為這樣一方面你和寶寶都不會很舒服,而另一方面,在飛機強烈顛簸等特殊情況時,由于大人與小孩的相互作用,很可能將寶寶擠傷。
正確的方法是:先將安全帶拉平整,然后在自己身上系好,最后抱緊寶寶。你的雙手是寶寶最舒適、最安全的保障。
4.起飛和降落時不要讓寶寶睡覺
千萬記住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時不能讓寶寶睡覺,因為睡眠時耳膜壓傷的可能性大為增加,所以一定要將孩子從睡夢中弄醒。
媽媽支招
寶寶哭鬧時要檢查寶寶是不是餓了或煩了,尿了或拉了,冷了或熱了?如果太亮了,那么就拉上窗簾試試;如果太悶了,就指給他看窗外的風景或者飛機上的雜志;如果安全帶指示燈是亮著的,你可以抱著寶寶離開座位,在過道里轉轉。有時,變換一下視野就能讓寶寶停止哭鬧。
※火車
選擇坐火車出行,爸爸媽媽可以不必為駕駛安全費心,但吵鬧的寶寶隨時會影響到周圍的乘客,旅途的心情完全取決于寶寶的表現。做好萬全準備,保證你和寶寶有個輕松愉快的旅程!
行前準備
圍嘴、手帕、濕巾、紙尿褲等,一個也不能少。建議混合喂養的媽媽們除帶足奶粉外,還至少要帶兩個奶瓶,以便在不能及時清洗消毒時替換使用。還要為寶寶帶上一兩件他心愛的玩具、故事書和適量的零食以打發在路上的無聊時光。
乘坐要點
1.防止撞傷或摔傷
乘車時,可以讓寶寶在車廂中適當走動,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對于小寶寶家長最好跟隨,防止寶寶撞傷或摔傷。
2.警惕開水
不要放在寶寶能觸及的地方。更需要注意的是在遇到緊急停車時,要警惕水杯晃倒或掉下茶桌,防止寶寶被燙傷或砸傷。
3.警惕孩子被拐騙
由于火車上人員混雜,媽媽們要注意寶寶的人身安全,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范圍。在休息睡覺時,應時刻保持警惕。
4.嚴禁把手伸出窗外
如果乘坐的是可以開窗戶的火車,注意不要讓孩子將身體任何部位伸出火車的窗外,以免被外面的物品劃傷,或被風吹進沙子到眼睛。
5.不要讓寶寶單獨去洗手間
火車上衛生設備相對簡陋,孩子單獨使用有危險。
6.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
告訴他如果找不到爸爸媽媽應該找穿制服的叔叔或阿姨。在車站時讓孩子緊跟父母,不要和父母分離。不要單獨和陌生人走,如果被陌生人硬抱走,要大聲呼救。
媽媽支招
乘坐臥鋪,寶寶要選擇好睡覺的方向,應該頭朝通道的一端。因為通道的空氣比較流通,氣溫較低,有利于睡眠。
※汽車
路途比較短的,可以選擇坐汽車外出。坐汽車需要注意的地方和乘坐火車基本相同,對于暈車的寶寶要提前采取措施。而自己開車則相對靈活些,寶寶不舒服了可以隨時停靠,并且無論寶寶怎樣哭鬧也不會給其他人帶來困擾,也省去了來回搬運行李的麻煩。但是節假日高峰期高速公路上堵車嚴重,寶寶可能會很不耐煩。
行前準備
駕駛過程中,尤其是碰到堵車,如果寶寶需要什么恰巧車上沒有,就會很麻煩。所以奶粉、紙尿褲等必備用品一定要帶夠。另外,車內放些零食、飲料、玩具,還有寶寶愛聽的兒歌CD,在寶寶不耐煩時拿出來哄哄他,也可以應付一陣。
乘坐要點
1.寶寶煩躁有策略
長時間的旅程,寶寶坐著也會累,尤其是坐在嬰兒安全座椅里,沒法自如活動,寶寶很容易不耐煩。可以喂他些零食,或者拿出他喜愛的玩具逗他,盡量分散他的注意力。聽音樂是很不錯的方法,聽寶寶喜愛的兒歌集,然后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合唱,營造輕松愉悅的氣氛,寶寶也會忘掉疲倦。一旦寶寶哭得無法制止,可以停下車,給他喂喂奶,或者抱起他休息一下。
2.多下車走動
如果路程較長,可能在你所有招數都用盡后寶寶又開始煩躁不安了。因此,盡可能每隔一兩個小時就讓寶寶下車活動一下,呼吸新鮮空氣。也讓爸爸媽媽休息一下,緩解駕駛疲勞。
媽媽支招
乘坐汽車時,如果半路寶寶大便了,很多媽媽會將滿是大便的紙尿褲或尿布放到塑料袋里,等到下車時扔掉,但事實上,即便封好口,還是會有臭味溢出,不僅影響到他人,自己也難受。市面上售有專門盛裝用后的紙尿褲的消臭袋,密不透風的設計,可以為媽媽們解決這一尷尬的難題。文/君好 采訪咨詢/劉玉平 資深育嬰師
下一篇:孩子如何防意外傷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育兒的這些“誤會”家長別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