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家有小兒肺脾腎氣虛嗎?那可要注意了——— 很多冬季易發的兒童疾病,在夏季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講究“冬病夏治”,是中醫的特色療法之一。肺脾腎氣虛屬于冬季疾病,夏季治療可做到防患于未然。
癥狀:肺脾腎氣虛有哪些表現
肺脾腎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對于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的孩子來說,保護好肺脾腎,是今后能否健康成長的關鍵。那么,究竟肺脾腎氣虛的癥狀是怎樣的呢?家長朋友不妨對照了解一下,找出這些癥狀的原因,有利于我們判斷病情,及時去醫院就診,避免盲目用藥,以免耽誤孩子病情。
肺氣虧虛:面色蒼白,體弱多汗,易于感冒后咳嗽遷延不愈,咳聲無力。
脾氣虧虛:面黃少華,形體偏瘦,食少便溏,倦怠乏力或耐力差,或食后即便,大便夾不消化物。
腎氣虧虛:面色淡白,形寒畏冷,下肢欠溫,睡中遺尿,發育欠佳,動則氣促,小便清長。
原理:為何要在夏天治療
肺脾腎氣虛屬于冬季疾病,夏季治療主要目的在于防患于未然。“冬病夏治”,也是中醫的特色療法之一,是根據《素問·四氣調神論》中“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原則提出的預防和治療的有效療法。
“冬病夏治”,是中醫“治未病”思想的具體體現,是孫思邈所說的“上醫治未病之病,中醫治將病之病,下醫治已病之病”中的“將病之病”,是在一些疾病未發之時采取的積極防治措施。
在“冬病夏治”當中,又分為內服法與外治法,其中內服主要是辨證選用中草藥煎劑或中成藥口服。外治法則包括中藥穴位貼敷、中藥離子導入與中藥注射(穴位注射、肌肉注射)。肺脾腎氣虛的孩子身體較弱,一般建議選擇外治法中的穴位貼敷法加以治療,再適當結合其他方法進行輔助。
那么,貼敷時機如何選擇呢?
一般在每年夏季,農歷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進行貼敷治療(如果中伏為20天,間隔10天可加貼1次)。在三伏天期間也可進行貼敷,每兩次貼敷之間間隔7~10天。此外,也可在“三九”天或平時時間進行貼敷,以提高臨床療效。
療法:穴位貼敷療效顯著
穴位貼敷療法是藥物通過孩子皮膚、血管吸收后經血液循環而發揮療效的,避免了肝臟首過效應及胃腸道的滅活,不受胃腸道消化酶、消化液、pH值等因素的影響,可使生物利用度提高、藥物毒副作用降低,增強了治療作用,延長了作用時間。另外,藥物直接刺激神經末梢和特殊感受器,反射性調整大腦皮質和自主神經系統功能,促進神經、體液調節,改善組織器官功能活動,增強機體抵抗力和恢復力。
現代研究也證明,藥物對穴位的紋理、化學刺激,可通過神經反射,激發機體的調節作用,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此外,小兒肌膚嬌嫩,氣血充足,而且所用藥物性能大多是辛溫芳香走竄,易于皮膚吸收而直達病所,因而,能取得良好治療效果。
對于肺脾腎氣虛的孩子來說,雖然采用冬病夏治貼敷法療效顯著,但家長朋友們也應該同時謹記一些注意事項,不要盲從,要從孩子自身特點出發,聽從專家醫生的指導意見。
此外,家長還應該知道,貼敷是一個漸漸起效的過程,即時效果不甚明顯,遠期療效較好,需要堅持。敷貼期間,忌生冷、油膩、海鮮、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貼敷前最好先洗個澡,要保證睡眠充足。
如果孩子貼敷部位有微熱感或微癢是正常的,不需要處理。如果出現明顯的紅、腫、痛及瘙癢,就要及時揭掉藥膏,避免抓撓。如果敷貼部位局部有水泡時,應到醫院皮膚科就診,在醫生指導下治療,不要自己處理,以防感染。□山東省中醫院 曹宏 張桂菊
下一篇:小不點幼童竟然也有“微小青春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預防氣道異物貴在好的飲食習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