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最新刊文,加拿大兒科協會上宣布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父母是孩子健康性行為的第一典范,朋友或媒體次之。蒙特利爾大學附屬圣賈斯汀醫院研究中心完成的這項新研究,調查了1100多名母親和近1200名14歲到17歲的孩子。在提及性話題時,45%的孩子認為父母是其楷模,排在首位。研究人員還發現,將父母看作“性楷模”的孩子,大多數來自“鼓勵孩子談論性問題的家庭”。78%的母親認為,孩子父親缺乏介入,對孩子性心理發育及性行為決定等都極為不利。
對孩子的性教育應滲透在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貫穿在父母日常的態度和行為中。相親相愛的夫妻關系就是我們傳達給孩子的最有影響的關于性的信息。但是,家庭的性教育并不能代替學校性教育,二者的作用是相互補充的。性教育是指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逐步了解科學的性知識,全面地認識自我。比如,當你在幫孩子洗澡時就可以順便教他認識自己的身體,讓孩子看待性器官就會同看待眼睛、鼻子一樣自然。沒有性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孩子從小受到良好的性啟蒙,對其健康人格的形成極為重要,由于對異性的神秘感減少了,能有效地防止不成熟的性嘗試。科學的性知識是不會把孩子引入歧途的,相反,如果孩子從父母那里得不到性知識,他可能從別的渠道得到一些烏七八糟的東西,那才是災難。
兒童期性教育很有必要,那么怎樣進行呢?
1、父母雙方均需掌握科學的性知識
首先,兒童性教育需要父母共同負起責任,需要從思想上認識一致、行動上互相配合,不能光靠母親一人,或光靠父親一人。也許有的家長本身沒有能力和孩子談論性和有關性的問題,這可能是由于缺乏兒童性行為的知識,那么,就得教育者先受教育,補充知識。
2、談論月經或遺精話題時不避開孩子
其次,性教育是一個持續過程,要注重時機,有人主張要與性生理發育同步,因為性心理發育主要決定于性生理發育,當然也和環境因素密切相關。父母在家庭內談論懷孕、生死或月經之類問題時,沒有必要避開孩子。如果小女孩平時從家庭的談話中聽到過月經這個詞,那么當她到達青春期時會很容易接受月經這一事實,而把它視為正常。這并不意味著孩子一定要知道月經的全部知識,太深了沒有必要。如果小女孩看到衛生巾,問起它的作用,那完全可以給她以簡明、直截了當的回答。一旦女孩來了月經、男孩出現遺精,標志著青春期開始,即使他們不提問,父母也應和他們談及戀愛、婚姻問題,乃至避孕、性病預防等,當然宜粗不宜細,避免能引起早期性刺激的任何影響。同時還要向他們指出,旺盛的精力應該用于學習和體格鍛煉。
3、讓孩子知道性是成人相親相愛的表現
性成熟、性欲望是人類繁衍的基礎,圍繞性的種種問題,現在已經發展成一門科學,其中很多是生物學規律,誰也躲不過。但是它又是受社會道德制約的,所以父母在進行性教育的同時,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及時洞察孩子思想、行為的細微變化,進行疏導。
假如父母的親昵行為被孩子偶然看到,父母不必驚慌失措,而應大大方方地告訴孩子,這是爸爸媽媽相親相愛的表現,這是大人之間的事,不是小孩子的事,是長大成人后男人和女人情投意合的表現。同時,讓孩子知道,正是父母親之間的愛才生活在一起,所以才有了你。
4、家長態度不能過于嚴肅
如果說學校性教育需要嚴格制定大綱,那么家庭性教育只能因人而宜。有的孩子問題一個接一個,父母就應坦率、主動告訴他們一些尚不能理解的性知識。總之,一切要順其自然,就像談家常那樣,態度不能過于嚴肅。
下一篇:八種食物讓寶寶睡得香(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BB玩iPad產生"僵尸效應"?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