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新聞背景:5月22日,衛生部婦幼保健與社區衛生司在網站上公布了《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規范》修訂說明(簡稱《規范》,對很多幼兒保健作了細致的要求。
受訪專家:黃金城,杭州市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擅長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及疑難雜癥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體檢:
1到4歲體檢記住211
《規范》:1~3歲兒童每年健康檢查兩次,每次間隔6個月;3歲以上兒童每年健康檢查一次。所有兒童每年一次血紅蛋白或血常規檢測。1~3歲有聽力損失高危因素的兒童每年檢查一次聽力;4歲以上兒童每年檢查一次視力。
解讀:杭州市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黃金城表示,給孩子做項目齊全的體檢可以早發現癥狀不明顯的疾病和致病的危險因素,通過干預,消除疾病隱患。
由于兒童屬于特殊的年齡段,不同時期體檢的側重面也是不同的。體檢次數可按年齡分段記成“211”,即1~3歲,每年兩次全面體檢,3歲以上每年一次全面體檢,四歲以上每年一次視力體檢。比如拿檢查孩子是否貧血這項來說,家長往往只關心孩子血色素等幾個數據。而血常規檢查全面,肯定比只查三五項好。如幼兒園不能做到統一體檢,家長應主動帶孩子完成必要檢查。
運動:
戶外每天至少兩小時
《規范》:全日制兒童戶外活動時間每天不少于兩小時,寄宿制兒童不少于3小時。
解讀:不少幼兒園均表示,如天氣允許,一般每天上午8點到9點,下午一個多小時,都是孩子們戶外活動時間。
黃金城說,除了要保證運動時間,還要保證運動的質量。
一歲以內的寶寶,家長可以給寶寶做一些嬰兒操、按摩撫觸等被動運動。還可讓寶寶玩些繩拉玩具、爬著追球等游戲。1~2歲的寶寶,可讓他們進行走、跑、跳躍、上下臺階、扔球和投沙袋等運動。2~3歲寶寶可做跑、跳、攀登、上下樓梯等運動,玩玩夾球跳、立定跳遠、接拋球、踩影子、金雞獨立等游戲。4歲以上的幼兒,應該把運動與游戲結合起來,讓孩子在戶外跳舞、丟手絹、玩老鷹抓小雞等。
飲食:
不能提供冷葷涼菜
《規范》:根據食藥局201216號文件規定托幼機構不得制作和提供冷葷涼菜。
解讀:黃金城說,小朋友的腸胃功能比較弱,冷犖涼菜的制作過程如不加注意,容易孳生細菌,發生變質,造成孩子的腸胃病。孩子的食物最好是新鮮的蔬菜、魚肉禽蛋,當天制作當天食用。
黃金城認為,學齡前兒童咀嚼和消化能力較弱,胃容量有限,可以把食物進一步加工,把蔬菜切碎、瘦肉做成肉末,方便孩子消化吸收。這個時期的孩子比較好動,容易肚子餓,可以在三餐之間加一些點心,比如吃一片全麥面包或水果和堅果。
營養方面,建議學齡前的孩子每天喝200~300毫升牛奶,吃一個雞蛋、100~125克瘦肉、禽肉、魚肉和適量的豆制品、150克蔬菜和適量水果、谷類150~200克。建議每周吃一次富含鐵和維生素A的動物肝臟,每周吃一次富含碘、鋅的海產品。健康時報特約記者 徐尤佳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