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盡管很多家長知道和孩子同睡一張床不利于小孩獨立性的培養,試圖和孩子分床,可卻總是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最后無功而返。難道必須等到孩子很大懂事了才能和父母分床睡嗎?所謂的“困難”是否真的不能克服呢?兒童保健專家表示,只要掌握技巧,并堅定信念,讓孩子分床睡并不是難事。
帶孩子同睡不利生長發育
為什么要分床?面對這個問題,家長想到的多半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實際上,帶孩子同睡的壞處遠遠不止于此:孩子小的時候,容易被熟睡的父母壓傷;可能被父母所攜帶的病毒、細菌感染,從而發生疾病;和父母同床,還會影響孩子性意識的萌發,比如,小男孩對母親的乳房極為依戀,以后容易產生戀母情結。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主任吳婕翎表示,很多家長堅持帶孩子睡,甚至摟著他(她)睡,覺得這樣能帶給孩子安全感,讓他(她)安心入眠,但正好相反,“小孩本來睡得淺,旁邊有點動靜就容易驚醒,如果時醒時睡,會打斷正常的睡眠規律,對生長發育不利。何況孩子習慣了大人的懷抱和體溫,容易產生依賴性,一分開就有不安全感,因而會長期處于警覺狀態,更加不利于進入深睡眠。因為缺睡,孩子的情緒會很不穩定。”
吳捷翎表示,小孩生病和睡眠時間夠不夠關系匪淺。跟大人一起睡的孩子,往往睡不安穩,使抵抗力降低,增加生病的風險。當然,兩夫妻的床上夾著孩子,對夫妻生活也不是一件好事。
巧妙解決“獨睡”難題
孩子一出生就獨自睡覺,可以避免產生過度依賴,有利于今后獨立能力的培養。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家長卻常常感到棘手,擔心寶貝踢被子感冒受涼,擔心寶貝亂滾掉下床,擔心孩子獨自睡可能會害怕,導致心理陰影……這些難題是不是真的沒法解決呢?NO,且聽專家支招。
難題1:掉下床
小嬰兒可以用有圍欄的床,兩三歲以后則在榻榻米或床墊上睡。給小孩的床最好不超過90cm寬,床邊可以放一些小毯子、小被子等包圍住孩子,模擬子宮的形態,既讓他們更有安全感,也有助于保持溫暖。但必須注意,這些物品都應該放在孩子的下半身,避免窒息等情況的發生。
難題2:踢被子
睡覺把肚子保護好就不容易受涼。小嬰兒穿連身衣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穿分體衣,但建議把衣服扎在褲子里,這樣就不怕踢被子。家長每天晚上到孩子的房間看兩次蓋被的情況即可,一次大概是十一二點,一次是凌晨三點,這個時候是一天中氣溫最低的時候。為免著涼,小孩睡的床不要對著窗戶吹,以避免直接吹到涼風,增加受涼感冒的風險。
難題3:尿床
應定時給嬰幼兒換尿片,2歲以后可以開始訓練不用尿片,自己控制拉尿和拉大便。夜間至少要給孩子把一次尿。除了喝奶,睡前不要喝很多水。
難題4:難入睡和驚醒
要建立一套固定的睡眠程序,如先洗澡,歇一歇,喝奶,聊聊天,然后關燈睡覺。睡眠環境要比較黑且安靜,不需要開燈,若一定要開盞小燈,燈源要避免直接在孩子的視線范圍,否則可能影響體內褪黑素的形成。如果剛開始孩子一個人睡不著,家長可以坐在床邊陪伴一會。當孩子進入深睡眠時,家長可以輕手輕腳地離開。
難題5:生病
家長上床睡覺,應把自己睡房和孩子睡房的門都打開,若有什么異常情況,可以及時聽到聲音,及時發現,不至于耽誤病情。
分床睡的四個步驟
吳捷翎認為,分床睡第一步是讓孩子有安全感。“他(她)能感受到你的愛,無論是語言、表情還是肢體動作。當然,后者更重要,要多對孩子微笑,和孩子互相擁抱、親吻、撫摸孩子。”
第二步是鼓勵。對孩子說他(她)能夠獨自睡是一件多么棒的事情,證明他們已經長大,已經變得很能干。再說說其他哥哥姐姐自己獨自睡的例子,給他們樹立榜樣,會有較好的引導效果。
第三步是定目標。告訴孩子分床睡是必需的,遲早都要發生,讓孩子有1-2個月的心理準備期后,再定一個時間正式實行。
第四步是陪伴。當孩子愿意一個人躺下時,家長不要馬上走開,應坐在床邊,輕輕拍拍孩子,或小聲哼歌,也可以完全不發一言,陪伴他們直到入睡。這需要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不能心急。
吳捷翎強調,一旦讓孩子分床睡,就一定要堅持下去,即使孩子生病,家長也應不辭辛勞,將分床睡貫徹到底。否則,所有的努力都會前功盡棄。受訪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主任、主任醫師 吳婕翎
下一篇:寶寶生病不肯吃藥爸媽怎么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80后父母育兒有新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