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夏季天熱,寶寶也容易生病。江蘇省中醫院推拿科醫生劉瑜說,其實很多小毛病,爸爸媽媽都可以自己解決的。
食欲不振?推推脾經
厭食、腹瀉、便秘等其實是孩子脾胃腸失調,在夏季特別容易出現食欲不振。這種時候,爸爸媽媽不妨揉揉拇指脾經,調理后天之本,助消化吸收,助運化水濕,健脾化痰。
操作方法:按大拇指側面,從指根到指尖,向心推為補,離心推為瀉,一般操作為:來回推(清補)3—5分鐘,可以時間長一些。
消化不良?可以摩腹
摩腹主治各種胃腸道不適,如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臨睡前摩腹,不但能夠健脾胃、助消化,更有安眠的效果。
操作方法:寶寶仰臥,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逆時針按摩各3—5分鐘,手法稍帶動皮膚,不要太重。注意要在進食(乳食或者食物)30分鐘后操作。
增強體質?按揉足三里
如果想要寶寶少生病、不生病,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寶寶按揉足三里了。
劉瑜告訴記者,足三里有強壯的作用,是保健要穴,對成人有效,對孩子同樣有效。中醫認為,經常點按兒童足三里穴,健脾胃,補中益氣,能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通過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調節臟腑氣機平衡,達到緩急止痛的功效,貴在持之以恒。
足三里怎么找?膝關節處有一個髕骨,沿著髕骨正下方向下推,有一個凸起,在這個凸起的外下一橫指,就是準確的足三里穴。不過要注意的是,這里的“橫指”是以寶寶的手指為參照。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或者中指按揉足三里穴,每次5-10分鐘。
全面防病?多多捏脊
小兒捏脊可以疏通經絡、調和陰陽,促進氣血運行,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適合積食、便秘、腹瀉、感冒、咳嗽、夜啼、遺尿等癥狀。
在捏脊時候,爸爸媽媽要捏自大椎穴(低頭時最突出的那段頸椎)到長強穴(尾骨末端)呈一條直線。
操作方法:讓孩子俯臥在床上,雙手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呈半握拳;用拇指上推,食指中指順次向上捏,拇指與食指并攏,從尾骨沿脊柱往上推至大椎。
爸爸媽媽要注意,捏脊時手法要柔和,力度要均勻。也可以每向上捏3下,提1下,即“三捏一提”。捏脊一般在早上起床后或者晚上臨睡前,每天3-6遍就可以了。孫茜
下一篇:保護牙齒要從寶寶抓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比利時兒童邊玩邊看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