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4月25日 ,是第27個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接種疫苗,家庭有責”。如何讓每個適齡兒童(6歲之內)全程規范化接種疫苗,是很多家長都關心的話題。
接種疫苗后發燒 多數是正常
默默(化名)在1歲多時接種了百白破疫苗,隨即發燒了三四天,這下可把爺爺奶奶給心疼壞了。此后老兩口一直反對孫子再接種任何疫苗。前幾天,看到社區又貼出免疫疫苗查漏補種的通知,眼瞅著默默已經3歲了,默默的媽媽犯愁了:這疫苗到底還要不要打?
對此,河南省人民醫院預防接種門診主任、門診部副主任楚清芝解釋說,兒童在接種了百白破疫苗后容易引起發燒。但在退燒后,身體一旦恢復正常,就不應影響下一次疫苗的接種,更不應該影響對其他疫苗的接種。
關于接種疫苗后身體上的反應,楚清芝分析,主要分為正常反應和異常反應。正常反應有發熱和局部紅腫,同時可能伴有全身不適、食欲不振等癥狀。正常反應引起的發燒程度通常輕微,一般溫度都在38.5℃以下,大多在24~48小時內會自愈,并且不會出現像感冒、肺炎的癥狀(如咳嗽、鼻塞等)。個別溫度超過38.5℃的,可以進行物理降溫。對于這種發燒,家長讓孩子多喝水、注意休息和保暖即可。極個別孩子在接種疫苗獲得免疫保護的同時,會發生異常反應,如蕁麻疹、丘疹、過敏性紫癜等,但這些都是極少見的。
二類疫苗 家長存在誤區
“有些家長認為二類疫苗是自費苗,可打可不打。其實這是一種誤區。”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介紹,我國政府根據國力,優先將導致死亡或破壞力極強的疾病、嚴重疾病和能給病人帶來極大痛苦的疾病的疫苗納入國家計劃免疫程序免費給兒童接種,即一類疫苗。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不斷把原來的二類疫苗納入一類疫苗中。由于二類疫苗的接種本著自愿、自主的原則,家長應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和家庭經濟能力考慮選擇二類疫苗接種。一些二類疫苗不僅適宜兒童,對體質弱的中老年人也非常適用,如流感、肺炎疫苗等。
然而,并非所有的孩子都適合接種疫苗,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指出,疫苗的接種有“四大禁忌證”:嚴重的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免疫缺陷以及過敏體質。如果孩子有以上“特殊”情況,都不能接種或必須延緩接種。
楚清芝提醒各位兒童家長:務必參加轄區接種門診的家長課堂;在寶寶0~6歲嚴格執行接種門診的預約進行全程接種;保持與接種門診的通訊聯系,及時查漏補種;接種時要帶上接種登記本,異地接種時要索求接種方在接種本上完整登記接種信息,以防漏種和錯種。
□東方今報記者 董彩紅 通訊員 高歌
下一篇:五一帶寶寶出游有哪些注意事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膚色為什么會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