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桂林的春天像孩兒臉,一天變三變”。天氣陰晴不定,氣候忽冷忽熱,穿了一個冬季的棉衣過早脫掉,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尤其是幼兒。病菌乘虛襲擊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但是,專家提醒,給孩子捂得太多也會引起各種皮膚病,幼兒春捂應該適可而止,千萬別過了頭。
一線案例
被“捂”出來的痱子
小東的媽媽一直認為,只有在炎炎夏日,寶寶才會長痱子,但是沒想到在初春季節,3歲的小東卻也長了一身的痱子。
剛入學不久的小東,正被全身紅紅的小疙瘩折騰得不能上學,小東媽媽李女士十分苦惱,擔心小東是不是染上了皮膚病。
到醫院檢查后,李女士才得知小東身上長的是痱子。在桂林市婦女兒童醫院皮膚科,接診的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馬惠紅介紹,小東穿的衣服太多,背部出汗,連背心都濕了,就因為不透氣,才長出了痱子。李女士卻有些無奈地說,往年小東常感冒,別人都告訴她要春捂,為了讓小東保暖,今年才給小東多穿衣褲,沒想到穿多了反而長痱子。
專家解析
春捂只需手腳暖和
無獨有偶,馬惠紅介紹,最近天氣持續低溫,不少家長擔心新生幼兒會著涼,于是把幼兒里三層外三層地包裹著,常常把寶寶裹出汗,長出不少痱子,十分嚴重,有的還需住院治療。因此桂林市婦女兒童醫院馬惠紅介紹,當人體四肢暖和時,人體的身子也是暖和的。因此寶寶春捂,適可而止,只要寶寶手腳暖和即可,無需穿太多,避免適得其反,同時房間注意保持通風,保證空氣新鮮流暢。馬惠紅介紹,爐甘石洗劑有消炎、收斂、止癢的作用,而且性平、溫和,也可治療寶寶身上的痱子。
不過,馬慧紅提醒,讓寶寶手腳暖和不代表要把孩子的手腳都捂得嚴嚴實實的。
馬惠紅談到,寶寶平時也需要運動,一些還不會走路的孩子,運動就是揮舞雙手。而在這寒冷的天氣中,寶寶雙手露出,家長難免會擔心寶寶著涼。從而把寶寶的手包住。馬惠紅提醒,包住寶寶雙手不利于其運動,最好別把寶寶的雙手給捂了。
春捂謹記“上薄下厚”
春捂怎么捂也有要點,馬惠紅認為,“上薄下厚”是春捂最佳的穿衣原則。尤其是小孩和女性朋友尤其應注意。下身的褲子、襪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點、暖和點,而上身略減則無大妨礙。馬惠紅說:“腳暖了,身子自然也就暖了。”
孩子春捂,捂多少,捂多久也要看個人體質。馬惠紅介紹,寶寶體質好,可以穿少些;寶寶體質弱,就算穿再多,有的寶寶還是會生病。因此讓寶寶多運動,提高身體抵抗力,才能少生病。
育兒新知
春季寶寶吃啥能“沖”寒?
雖然已過立春,但是“春姑娘”卻姍姍來遲。“倒春寒”來勢兇猛,氣溫冷暖不定,寶寶也時常感冒、發燒。對此專家表示,要想殺菌并防寒,在飲食上可增加吃大蒜、洋蔥、芹菜等味兒沖食物的次數,對預防傷寒感冒、春季多發的呼吸道感染大有益處。
中醫認為,洋蔥、姜、蒜、芹菜這些帶味兒食物,既可疏風散寒,又能殺菌防病。其中,大蒜含有揮發性辣素,可消除積存在血管中的脂肪。
洋蔥含有前列腺素,有舒張血管及降低血壓的功能。其中含有的二烯丙基二硫物及少量硫氨基酸,有促使血凝塊溶解的作用。芹菜含有揮發油、甘露醇等,具有降壓、鎮靜、健胃、利尿等作用。
不過,兒童可能會對這些氣味兒食物抵觸。這時可把芹菜、姜末做餃子餡吃,也可以用碎洋蔥做成炒飯。此外,將洋蔥、蒜、芹菜等加熱時間長一些可減少氣味兒,但烹飪時間越長,氣味兒中的健康物質保留越少。為此,家長可根據孩子的口味和接受程度進行選擇。
下一篇:兒童用藥不可簡單“酌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測體溫時孩子誤吞水銀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