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家里有個嬌氣兒,父母總是要操心。因為孩子老生病:感冒、喉嚨發炎、夜間磨牙、出虛汗、大便干結、食欲不佳……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許尤佳指出,對這些兒童常見問題,家長在處理方式上均存在很多誤區。現代父母育兒有三弊:過飽、過暖、過服涼茶,這些正是導致孩子體質弱、常生病,因此,可以說,預防孩子生病,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保護好孩子的腸胃。
消化不好病從中來
吃飯對孩子來說是頭等大事,好吃的孩子拼命吃,沒分寸、沒節制,一旦沒胃口了,媽媽就會心急如焚,生怕孩子餓著,奶奶不停給孩子塞吃的,還時不時喂點涼茶,害怕孩子“熱氣”。
中醫說,“先天之本就是腎,后天之本就是脾”。小兒的常見疾病多數是后天之本在起作用,把脾胃搞壞了,小兒就會鬧出許多病來。
許尤佳認為,幼兒“臟腑嬌嫩、行氣未充”的身體特點,機體發育不完善,機體抵抗力差,容易生病。從中醫的角度講,幼兒又具有“三不足兩有余”的特點: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腎常虛。可見,其脾、肺功能不足、不完善,即幼兒的消化功能不佳,如果飲食,尤其是吃得過飽、消化不良,導致晚上睡眠不好、出虛汗、食欲不佳,各種疾病就來了。
脾虛的孩子老生病
由于脾、肺功能不成熟,因而孩子的陽氣不穩定,屬于“虛寒之體”。因此,在平時孩子有點小毛病的時候,用藥時慎用苦寒、攻伐。
在廣東,家長見孩子大便硬、口氣重、口唇紅,就以為是上火了、熱氣了,需要喝涼茶。許尤佳說,這種情況很多時候是因為消化不良,口氣就是胃氣的表現,口氣臭,說明吃的東西還沒有消化。
有的家長會說:“小孩子大便硬,拉羊屎狀的大便,肯定是熱氣了。”許尤佳說,其實腸道的功能受到了影響,有一些便秘,所以大便拉出來都是硬硬的。脾虛的小孩,時間長了,中氣不足,拉出來就是羊屎狀,絕大部分不是熱氣。因而,不要隨意給孩子喝涼茶,偏涼性食物、涼茶都是損傷腸胃的做法。
另外,小孩子感冒發燒,90%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用抗生素是沒有療效,反而打了抗生素之后,破壞了腸道菌群平衡,胃口更加不好,好多孩子臉色發白發綠,晚上睡覺也睡不安穩,愛哭鬧,體質越來越差。喝涼茶習慣、抗生素使用過度等都會導致脾虛,很大程度上導致孩子更容易生病。因而他在臨床上,用藥時,喜歡開一些偏溫性的藥,不會隨便用清熱和解毒的藥物。
保護脾胃就是保孩子健康
“來醫院就診的患兒,99%都是脾虛,臉色蒼黃、睡眠質量不好、出汗多、食欲不佳。”許尤佳認為,虛寒體質的小孩就要注意腸道功能的保養,飲食慎用寒涼、忌過饑、忌過飽。
既不能把孩子餓得過頭,但是也不能吃得太飽,餓得過頭就會傷脾,太飽傷胃。在兒童預防保健中最重要的一環是保護好腸胃,而保護脾胃的最好方法:消食導、健脾養。
首先別給孩子吃太多、太飽,晚上睡覺前盡量不吃東西;其次,在孩子消化不好的時候,及時助消化,藿香正氣水、保劑丸等一周吃一次。也可以煲異功散湯(四君子湯加陳皮),這湯里有太子參、茯苓、白術、甘草,可行氣化滯,醒脾助運,加上陳皮后還能助消化,比較適合給孩子消食健脾。在孩子消化好的時候,就可以煲湯,魚湯、雞湯、瘦肉湯等,順著他的胃口,但是就是不能吃太多。
此外,經常帶孩子去公園參與戶外活動,不要吃得太飽、穿得太暖,把腸胃保護好,只要這點做得好的話,自然四時欲得小兒安。文/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通訊員 吳遠團
受訪專家/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許尤佳
下一篇:孩子口水多按按“合谷穴”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農村3歲前幼兒體質優于城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