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在近日召開的2010年兒童安全用藥國際論壇上,公布了國家藥品不良反應中心對兒童醫院的最新監測報告: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率達到12.9%,新生兒更高達24.4%。這明顯高于成人的6.9%。不可否認,盡管由于兒童的各器官尚未發育成熟,肝臟和腎臟的解毒排毒功能尚未健全,對藥物的反應性個體差異較大,使得用藥不良反應難以控制在理想的范圍內,但我們也要認識到,用藥習慣等“人為”因素也是造成不良反應高居不下的原因。其中,過量用藥是非常重要的一個。
由于兒童特殊的生理特點,即便是醫生都難以迅速計算出一個兒童準確的藥物用量,更何況是家長。而一些家長擅自比照成人自行給孩子用藥的習慣,顯然增加了孩子遭受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另外,重復用藥造成的“隱性”用藥過量也很常見。例如,感冒、發燒是兒童常見病,而感冒藥往往由多種藥物成分組合而成,很多感冒藥雖然商品名不同,卻含有相同或相似成分,同時服用就會造成用藥過量。
讓兒童用成人藥也是造成不良反應的重要原因。例如,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在2008年就宣布2歲以下兒童的感冒藥退市,而且要求4歲以下兒童慎用感冒藥。但前不久,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療質量促進部的丹尼爾·巴德尼采博士通過研究發現,到美國各大醫院急診室就診的患兒中,因服感冒藥出現副作用的就診人數雖然比之前減少了一半,但仍超過1200例。很多兒童無疑服用了成人感冒藥。
因此,要想盡量保證兒童用藥安全,除了呼吁國家出臺政策鼓勵藥廠生產兒童專用藥,改變由于兒童藥劑量小、利潤低而使得兒童藥物稀缺、導致使用成人藥物替代的現狀外,家長提高必要的用藥常識也非常重要,絕不能因不忍看著孩子不舒服就擅自加大藥量。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藥劑科吳玉波教授)
下一篇:寶寶睡姿透露他們的健康狀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用了麻醉藥會變笨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