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編者的話:秋天到,過敏者的噩夢又開始了——接連不斷的噴嚏讓人精疲力盡;鼻子是關不住的水龍頭;別人眼中的“美食美景”,就是自己的“毒藥”和“苦難地”。尤其是近年,兒童、青少年的患病率不斷上升,父母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本期,本版就和廣大讀者一起關注兒童過敏問題。
太愛干凈,易過敏
100年前,一名美國醫生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病。患者在經過枯草堆時,會情不自禁地打噴嚏、流涕,眼耳瘙癢。有錢人、城市居民,還有平時足不出戶的人,容易得病;每天接觸枯草的農民卻很少得,因此被視為“上帝對有錢人的懲罰”。這就是季節性過敏性鼻炎。
老百姓常說的過敏,學名叫變態反應。尹佳介紹,它是指人們吃下、接觸到或吸入某種物質時,身體產生的過度免疫反應,導致這種反應的物質就是過敏原。世界變態反應組織公布的調查顯示,在30個國家的12億總人口中,22%的人有過敏性疾病。而北京兒科研究所的調查發現,10年來,兒童過敏性疾病的發生率增加了50%。
王良錄解釋,基因和環境是過敏的兩個誘因,尤以后者為主。食物不斷豐富,人們接觸的化學合成物質多了,生活環境過于清潔,都是“幫兇”。
“出生后不斷接觸環境中的臟東西,可以增強免疫系統的戰斗力,是件好事。但現代人過度推崇無菌的生活方式。機體免疫系統很少有實戰機會,稍微有些外來刺激,就容易反應過度。”美國密歇根大學健康系兒科過敏癥專家馬克·麥克莫里斯醫生指出。
此外,在過度干凈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發生感染性疾病的幾率可能較低。但有一個“衛生假說”指出,感染性疾病和過敏性疾病是一個平衡,前者少了,后者就容易多發。
過敏性疾病也會遺傳。“父母都不過敏,一方過敏,雙方都過敏,雙方有同一過敏,其子女發生過敏的幾率逐漸增加。”王良錄說。父母一方過敏,子女患過敏性疾病的幾率約為20%—40%;若父母皆為過敏性體質,子女患病幾率會達到40%—60%。
王良錄強調,食物過敏、濕疹、胃腸道反應,都是嬰幼兒過敏的典型表現。一旦出現,應盡早到醫院檢查并接受治療。
塵螨尸體也致病
螨是一種在自然條件和人類生活環境中普遍存在的生物,由于體積小,肉眼難覓其蹤。但它卻是最常見的吸入物過敏原,由其引起的過敏反應在各個年齡段都有。
很多過敏性哮喘的發生、發展、癥狀的急性發作和持續,都與塵螨過敏密切相關。在嬰幼兒過敏性哮喘中,塵螨是最主要過敏原。它還是過敏性鼻炎的頭號過敏原。此外,部分患兒特應性皮炎的病情嚴重程度,也與對塵螨的過敏強弱,密切相關。
患者過敏并不是因為吸入了活的螨,而是由于吸入了塵螨的尸體碎片、分泌物及排泄物等所致。在鋪床、疊被、打掃衛生時,致敏物極易飄散于空氣中,被人體吸人。
5歲后才能脫敏
過敏性疾病要早診早治。如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如不早期經脫敏治療,25%—38%的患者會發展為哮喘。但對于兒童過敏來說,若采用脫敏治療,則需要等到5周歲以后。
過敏治療分脫敏和抗過敏(包括抗組胺藥物治療等)兩類。治療前,要對患者進行特異性診斷,即明確是對什么過敏,找到原因后,最重要的就是回避。這是治療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個方法。
脫敏治療也叫免疫治療,是目前唯一能影響疾病發展過程的方法。治療時,要采用過敏原小劑量、多次反復皮下注射,逐步提高患者對相關過敏原的耐受能力,達到一定劑量后維持。多數患者用藥1年后起效,3—5年能獲得較好的效果。
“5周歲以下的孩子,免疫系統還沒發育完全,若此時就進行脫敏治療,目前還缺乏長期安全性資料。所以,歐美的治療指南都是建議5周歲后再進行脫敏。”王良錄說。
多數患者停止注射后,能保持長期療效,但少數人會復發。針對這類患者,一般建議重新注射。
除螨三重點沙發、床、地毯
骯臟的環境可能使塵螨過敏者情況更糟糕,即使經常打掃,也不能使環境中完全無螨。
尹佳指出,在家庭中,地毯、沙發、床,是塵螨的“三個聚集地”,家庭裝飾物及空調過濾網也是其藏身處。要清除螨蟲,必須注意以下方面:
降低相對濕度。螨的生存條件為20—30℃,相對濕度在62%—80%。使用抽濕機和空調機,將相對濕度控制在50%以下,能有效減少螨的繁殖。
用特殊防螨材料包裝床墊和枕頭,是避免過敏原的有效方法。容易過敏的人買來新床墊后,不要撕去外面包裹的塑料布,這樣也能減少過敏。
每周,要用55℃的熱水洗一次床上用品。在25℃的條件下,用普通洗衣粉洗5分鐘,能去除絕大多數螨。如果溫度高于55℃、持續10分鐘,可殺死所有的螨。
潮濕地區的家庭不要鋪地毯。如果一定要用,應該每周真空吸塵一次,并經常更換吸塵器的口袋。切忌用蒸汽清潔地毯,這樣會殘留水分,反而促進螨生長。窗簾或遮光簾應換成百葉窗,家庭裝飾織物應換為乙烯樹脂或皮革墊,用木制家具。
毛絨玩具或小件物品等,應該在零下17℃—零下20℃的環境中冷凍至少24小時,隨后再進一步清洗,也能有效殺死螨。在寒冷地區,冬天可以把床墊和枕頭在室外放24小時。
受訪專家:
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尹佳教授
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副主任王良錄副教授
(本報記者徐李燕采訪整理)
下一篇:中西醫專家支招應對“入秋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讓孩子獨立刷牙 八成家長犯同樣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