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每年的5月到9月是全年中燒傷發病的高峰期。從接診病例來看,幼兒燒傷者占住院燒傷病人的三分之一。鄭州第一人民醫院燒傷科的醫生說,上周,一個晚上接診7個燒傷患兒。
夏季來臨,衣著暴露,鄭州第一人民醫院燒傷科接診量明顯增加,一病區主任、主任醫師夏成德告訴記者,上周值班,一個晚上就接診了7名燒傷患兒。前天晚上,就有4個燒傷嚴重的孩子住院。
4個燒傷住院的孩子,全是在飯桌上燙傷的
據夏成德介紹,每年5月到9月是全年中的燒傷高峰期。從接診病例來看,幼兒患者所占比重較大,占到住院燒傷病人的三分之一,門診上接診的小面積換藥的輕度燒傷病例中嬰幼兒所占比重更大,達到一半,其中又以1到3歲的嬰幼兒最多。
“主要是熱水、熱湯燙傷,而且多發生在晚飯前后。”前天晚上6點到9點之間就有4個孩子住院,全是在飯桌上燙傷的。夏成德表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一是好動,二是不知道危險,特別容易被燙傷。
夏成德提醒,家中有幼兒的,家長一定要留意讓孩子遠離熱源,飯桌上要看好孩子,不要把熱湯放在孩子跟前,以免不小心打翻燙傷。目前家庭中電熱飲水機非常普及,孩子按到熱水龍頭被燙傷的例子也很常見,家長一定要做好教育和防護。
先脫離熱源再進行冷療,嚴重的要立即送醫院
燒傷的早期處理非常重要,夏成德呼吁大力普及燒傷后的家庭早期急救常識,因為兒童燒傷大多數發生在家庭,但很多家長當時都嚇得不知所措,其實早期的處理非常簡單而且有效——
首先,燒傷后要立即脫離熱源。熱水燙燒傷要立即把衣服脫掉,因為衣服仍留有熱度,會造成創面進一步加深,加劇疼痛。
如果皮膚很紅、起泡,明顯感覺疼痛,表明創面較淺,可以在脫離熱源后進行冷療,即用自來水沖洗或清水浸泡二三十分鐘。之后用毛巾包裹冰塊敷創面,然后用干凈布覆蓋創面送往醫院治療,以防灰塵等污染創面。早期得當的冷水處理,不但能減輕疼痛,還可以減輕水腫,以及余熱造成的深部組織損傷。當然如果燒傷面積大、程度深,則不主張冷水處理,應立即送往醫院搶救。
抹牙膏、醬油等土法不可取,會加深創面深度
夏成德對上周接診的一個病例印象深刻,這是來自須水的一個中年男子,雙下肢熱水二度燒傷,他先在當地一家個體診所接受了一段時間的治療,這家診所給他使用了一種自制的黑藥膏,造成創面感染,送來醫院時已由二度燒傷發展到三度,不得不進行植皮手術。
記者還見到一個來復診的6歲小患者,由于腳面燙傷后創面處理不當,感染加深,形成瘢痕增生,除大拇指外的四個腳趾全部變形向上生長,無法著地。
“如果現在不做手術,以后情況會越來越嚴重,影響到行走功能。”夏成德為他進行了整形手術,進行了腳面植皮、腳趾復位,夏成德說,燒傷創面如果處理不當,感染加深,兩三周不愈合就會形成瘢痕,兩個月后就會增生,不僅影響外觀,還影響正常功能,像這個小患者,就是由于瘢痕攣縮影響到骨骼的正常發育生長。
夏成德特別提醒,一些治療燒傷的民間土法很有市場卻是錯誤的,不但會刺激創面,還會加深創面深度,增加感染機會。如涂牙膏、醬油、風油精、堿面、紫水、紅汞等,這些土辦法是完全錯誤的,一定不要再使用。
忌口魚蝦等“發物”是誤區,應少吃辛辣食物
人們燒傷后在飲食方面將雞、鴨、魚、蝦等食品稱為“發物”列入禁食之列,夏成德說,這是一種認識誤區。
被燒傷后,機體會調動自身的能力去修復創傷,盡可能使受傷皮膚復原,在修復燒(創)傷過程中需要許多生物原料,最重要的是蛋白質,其次是糖、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而這些物質大多存在于豬、牛、羊、魚等動物的瘦肉中和植物性蛋白如豆制品中,因為燒傷后創面丟失了大量的營養物質急需進行補充,因此,應該適量攝取對創面修復有利的優質蛋白質如魚、瘦肉等。民間將雞、鴨、魚、蝦等食品稱為“發物”列入禁食之列,有人擔心食用姜會長“姜疙瘩”,食用醬油、醋促使皮膚變黑等,從現代醫學角度考慮是缺乏科學根據的。西醫雖然在燒傷病人的飲食方面沒有嚴格的忌口,但辛辣、油膩、刺激食品應盡量減少食用。
夏季燒傷事故多,父母多操點心,別讓心愛的寶貝受傷。
下一篇:寶寶易過敏臥室別放地毯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燙傷愈合期,要注意避光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