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近期,河南省手足口病大面積流行,曾在2008、2009年兩度兇猛來襲的手足口病,正再度襲來。4月20日,中國疾控中心疾病控制與應急辦公室腸道傳染病辦公室主任張靜說,當前我國手足口病疫情處于上升階段,在局部地區呈現流行態勢。
手足口病流行季節,如何預防此病,此病主要癥狀如何判斷,一旦患病如何治療及護理,是廣大幼兒家長關心的問題。家長不妨學學以下這些手足口病防治知識。
3歲前發病較重
每到春天,手足口病就開始抬頭,5至7月是手足口病高發期,嬰幼兒和兒童都是易“受害者”,以5歲以下人群為主要發病者(占91%~95%),尤其是3歲及3歲以下嬰幼兒更易得病,且由于抵抗力低,患病后癥狀更易嚴重,嚴重者可并發肺炎、心肌炎、腦膜炎,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家長發現孩子出現癥狀不要忽視,要及時就醫。
識別早期癥狀
寶寶患了手足口病,最典型的起病過程是中等熱度發熱(體溫在39℃以下),進而出現咽痛,幼兒表現為流口水、拒食。檢查口腔時,可發現咽部黏膜上有多發皰疹,手足等遠端部位也出現丘疹或皰疹,一般有米粒或綠豆樣大小,呈圓形或橢圓形,周圍有紅暈,無明顯瘙癢感。有的患兒肛門周圍會出現皮疹樣的疹子。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皮膚科劉曉雁主任醫師強調,許多疾病都會導致孩子出疹子,家長要注意區別:1.水痘。水痘皮疹以軀干為主,手足口病的皮疹主要出現在肢端。2.孩子會出疹子的疾病很多,一些多發的皮膚疾病,患兒也會在手心出疹子,如沙土性皮炎,患兒會在手上出皮疹,但大多出現在手背;手部濕疹、汗皰疹的患兒也會在手心、手指間出疹子。不同的是,手足口病患兒除了手心,腳心和口腔也會出疹子,而且由于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往往還伴有感冒、發燒等癥狀。
一般情況下,手足口皰疹7~10天后愈合,不結痂,不留瘢痕。
家長別成傳播源
手足口病提前預防是關鍵。要糾正孩子吸吮手指、摳鼻孔及咬食玩具等不良小動作。
據北京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相關專家分析,可能將手足口病病毒帶給孩子的途徑主要有兩個:一是托幼機構中已經患病的孩子,二是每天與孩子密切接觸的可能沾染病毒的家長。而且,由于家長外出場所較多,接觸人群較為復雜,手部接觸物多樣,沾染病毒的可能性遠遠高于在托幼機構生活的孩子。建議家長在回家后,先把外套換下來,徹底清洗雙手和臉頰,以免與孩子親密接觸時把病毒傳染給孩子。
手足口病有方可防
中藥方可預防 濟南市中醫醫院兒科主任、中醫師崔文成給家長開出了預防手足口病中藥方:1.中藥粥:黃芪15克、生薏仁10克、綠豆10克,先煮黃芪取其液,然后加入生薏仁、綠豆,煮粥食用;2.中藥藥枕:藿香、艾葉、白菊花各60克,制成藥枕使用;3.中藥漱口法:金銀花10克、荷葉5克。加水煎藥汁漱口;4.中藥飲:金銀花12克、白菊花6克、板藍根9克、竹葉6克。水煎服,每日1劑,少量頻服,適用于平時健康的兒童;黃芪12克、防風6克、炒白術6克、蚤休6克。水煎服,每日1劑,少量頻服,適用于體弱易感者;5.中藥煎煮熏蒸法:藿香10克、艾葉10克、佩蘭10克。每30平方米面積場所內,將上述中藥加水1000毫升在敞開器皿中煎煮熏蒸30分鐘。
飲食可輔助治療 在飲食上,下面這道“百合杏仁赤豆粥”,對于手足口病患兒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原料:百合10克、杏仁6克、赤小豆60克、大米60克、冰糖 20克 。
做法:將百合剝片后洗凈;赤小豆、大米分別淘凈;鍋內加水,先將杏仁放入鍋中浸泡10分鐘,然后開火加熱,待水沸后撈出備用;另起一鍋水,放入赤小豆和大米,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燉煮20分鐘;放入百合、杏仁同煮,繼續煮約10分鐘后,調入冰糖即可。
作用:解毒排膿、潤肺止咳、利水消腫。
下一篇:念好“三字經”嚴防手足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幼兒防蛀牙 爸媽幫刷牙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