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寶寶強身計劃
現在正是冬春換季的時節,氣溫雖然略有升高,但忽冷忽熱、反復無常,是流感、肺炎等疾病的多發季。春季里應該如何調養寶寶的身體呢?
營養提高免疫力
多食西紅柿、白蘿卜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可幫助維持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構成抵御呼吸道感染的屏障,是提高機體免疫力的重要途徑之一。白蘿卜、青椒、西紅柿、卷心菜、油菜、芹菜、柑橘、草莓等果蔬都是富含維生素C的溫性食物,這一季節家長不妨給寶寶多吃一點。
食物要清淡,要多補充水分和維生素C,但注意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否則會引起消化不良。黃瓜、冬瓜、綠豆芽等寒性食品則要少吃。
補充蛋白質
換季時節雖然氣候轉暖,但仍不穩定,因此,還需要增加熱量攝入。一般來說,含蛋白質豐富的食品是補充熱量的最佳食物,比如雞蛋、魚類、蝦、牛肉、雞肉、奶制品等,所含的都是優質蛋白,不僅能產生熱量,還是組成人體免疫球蛋白的重要物質,能起到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
健脾益氣
兒童在春季生長最快,而蛋白質能促進人體各組織器官的發育,為兒童的快速成長提供營養保障。體質較弱的人也可多吃大棗、山藥、小米等健脾益氣的食物,同樣能起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別急著帶寶寶曬太陽
許多媽媽都知道曬太陽利于孩子骨骼成長,因此,冬天一過,許多媽媽都迫不及待地要帶著孩子曬太陽,幫助寶寶骨骼健康成長。其實曬太陽是一門學問,要選擇恰當的時間和方式:
選擇適當的時間
孩子滿月以后,即可常抱出戶外曬太陽。時間以上午6~10時為宜,此時陽光中的紅外線強,紫外線偏弱,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下午4~5時紫外線中的X光束成分多,可以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增強體質,促進骨骼正常鈣化。
需要強調的是,不管哪個季節,在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尤其是中午到下午4時這段時間,最忌長時間曬太陽,因為這個時段陽光中的紫外線最強,會對皮膚造成傷害。每次曬太陽的時間長短隨嬰兒年齡大小而定,要循序漸進,可由十幾分鐘逐漸增加至1~2小時為宜,或每次15~30分鐘,每天數次。如發現寶寶皮膚變紅、出汗過多、脈搏加速,應立即回家并給予清涼飲料或淡鹽水,或用溫水給寶寶擦身。也可曬一會兒、到陰涼處休息一會兒。
給寶寶穿得少些
有的媽媽帶寶寶曬太陽時,怕寶寶感冒,給孩子戴著帽子、手套和口罩,殊不知這樣曬太陽很難達到目的,因為春天太陽中的紫外線較夏天弱得多,紫外線要透過衣物再到達皮膚就很難。給寶寶曬太陽應根據當時的氣溫條件,盡可能地暴露皮膚。
注意照射的部位
應避免陽光直射頭部,也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有的媽媽怕寶寶吹風,常隔著玻璃讓寶寶曬太陽,豈不知紫外線穿透玻璃能力較弱,大部分紫外線阻擋在外,故而降低了陽光的功效。
曬太陽前別洗澡
曬太陽時不宜空腹,最好不要給寶寶洗澡。因為洗澡時可將人體皮膚中的合成活性維生素D的材料“7-脫氫膽固醇”洗去,減低了促進人體鈣吸收的作用。
預防過敏
有的嬰兒外出回來后,不同程度出現鼻癢、連續打噴嚏、眼紅、眼癢、皮膚癢等癥狀,困擾了很多家長。春季空氣中有很多對嬰兒皮膚不利的因素,同時含有大量的花粉和細菌,這些因素都會使免疫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的嬰兒受到傷害。皮膚過敏、瘙癢是春季嬰兒最容易出現的問題,而嬰兒的臉部最容易受到花粉和陽光的侵襲,從而引發皮膚干燥、過敏等一系列癥狀。
為避免嬰兒嬌嫩的皮膚受到傷害,曬太陽時間要控制在30分鐘之內,應給嬰兒涂點潤濕劑,曬完后給嬰兒多喝水,擦點嬰兒專用的潤膚霜。皮膚過敏的嬰兒最好減少接觸,外出時盡量做好防護,遠離粉塵、花粉、動物皮毛等,同時注意盡量避免曬太陽,不要使用堿性的化妝品和香皂。
專家提醒,媽媽為嬰兒曬被褥、衣服時盡量不要在樹下曬,收回時要彈打一下,把可能沾上的花粉、粉塵、小蟲子等雜物彈掉。
預防感冒
冬春季節,氣候乍暖還寒,寶寶體質較弱,一不當心就容易患上感冒。由于普通感冒大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所以服用抗生素沒有什么效果。目前尚無直接制服病毒的藥物,治療上通常采取充分休息、對癥治療、預防并發癥等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同時積極調動患兒自身的防御機能,產生對抗病毒的抗體。
1.采用中藥治療
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藥物,不過在服用之前最好先請中醫進行一下辨證——
* 風寒感冒:可服用小兒感冒沖劑,午時茶、柴防沖劑等藥物。
* 風熱感冒:可服用小兒清熱解毒口服液、板藍根沖劑等藥物。
2.進行對癥處理
* 如果患兒發熱,38℃以下不一定非服用退熱藥,超過38℃以上可服用小兒退熱藥物,以免引起抽風。但有個別患兒只發熱到37℃就會發生抽風,因此有抽風病史的患兒應及早服用退熱藥物。
* 當寶寶鼻塞嚴重甚至影響呼吸時,可用0.5%的麻黃素滴鼻,以減輕黏膜腫脹。但不可頻繁或過量使用,否則反會加重鼻塞。
3.加強生活護理
感冒護理很重要,可加快痊愈——
* 注意限制寶寶玩耍的時間,發熱時最好臥床,越早注意休息身體恢復得越快。
* 每天定時開窗換氣,但要避免過堂風。
* 不要給寶寶穿厚衣或蓋厚被發汗,這種做法會促使體溫更高。
* 給予清淡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 如果寶寶還在吃奶最好適當地減少奶量,多喝溫開水保持尿量正常,以避免身體脫水,促使病菌產生的毒素排出,并有助于退熱,但不宜過量。
為斷奶做準備
嚴冬季節天氣寒冷容易感冒,不宜給寶寶斷奶。天氣開始回暖,準備要斷奶的媽媽可以準備起來了。
為了使寶寶能逐漸習慣吃母乳以外的食物,必須有一個較長的逐步添加輔食的過程,讓寶寶的消化功能逐漸適應,所以從寶寶4~6個月起媽媽必須給寶寶練習用小勺喂食,并開始加輔食。開始喂蛋黃米粉等食品逐漸減少母乳喂養次數,變輔食為主食,循序漸進,這個我們稱斷奶預備期,而不能一下斷然斷奶。
斷奶對寶寶來說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必然哭鬧厲害。如果是你自己帶的,可能會因心疼而下不了決心,造成斷奶的失敗。如果接二連三地未斷成奶,會對寶寶造成心理傷害,容易造成情緒不穩、夜驚、拒食甚至會留下心理疾病的隱患。因此,寶寶哭鬧要給予更多的關愛,白天可帶到室外活動,分散其注意力,陽光照射也可增強寶寶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在食品制作上要色香味俱全,不斷交換花色品種以提高其對主食的興趣。對強烈要吸吮的孩子可選用安撫奶嘴,以滿足其吸吮的需要。不要半途而廢,否則反復斷奶對寶寶生理和心理都不利。
及時補鈣
冬春之季是給孩子補鈣的好時節。研究發現,每年3月份至5月份是兒童、少年的加速生長期,平均長高1.37厘米,明顯高于其他季節。這個時期經常會聽到孩子說腿痛,特別是晚上睡覺時痛,有時可痛醒,這就叫生長性骨痛。所以,從每年2月份開始要為寶寶補鈣做準備。
含鈣豐富的食物是乳類,它所含的鈣最容易被人體吸收,為了讓不愛喝奶的孩子補充奶及制品,可用牛奶蒸雞蛋羹,用牛奶蒸米飯,吃酸奶,用牛奶和面做點心等方法補充。鮮蝦、蝦皮、豆類等都含鈣較多,這類食物在烹調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和草酸多的食物搭配混合制作,可以將草酸多的食物先用開水焯一下,過涼水撈出,擠干水,再與豆類、蝦類混合烹調食用,這樣就不會損失或影響蝦類、豆類中的鈣的吸收利用了。
在補鈣的同時還應補充維生素D,因為維生素D能調控鈣磷代謝,增加機體對鈣的吸收利用。如果把含鈣高的食物與含維生素D多的食物搭配合用,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兒童維生素D日供給量應為10微克,如每天日照時間不少于2小時,再吃2個雞蛋黃,一般不會出現維生素D的缺乏。
補鈣還應注意和磷的比例,兒童的鈣磷比例為2︰1或1︰1,如果倒置或大于這個比例,就不利于鈣的吸收利用。
防治寶寶便秘
對于配方奶喂養的寶寶來說,特別要注意的是別把奶粉沖得太濃,否則會使奶汁中的蛋白質增多,導致大便干燥。配方奶的配制一定要參照說明書上的量,在寶寶便秘期間,可以少許稀釋奶粉,比如100毫升的奶兌110~120毫升的水。兩次喂奶中間,應給寶寶多喝一些水。寶寶4個月添加輔食后,每天適當給寶寶飲用一些果汁,如橙汁、葡萄汁和蘋果汁等,也可以將蔬果做成泥糊狀喂給寶寶吃,南瓜泥和紅薯泥都可預防糞便干燥。在寶寶大便前圍繞他的肚臍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以此刺激腸道蠕動。引導寶寶多活動,如適時訓練寶寶的坐、爬、走等,可促進大便下移,引起排便。
下一篇:預防寶寶感冒有3個新方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15個新招有效預防寶寶感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