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溺愛和嬌寵是孩子成長的最大敵人,也是一個人獨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礙。父母當然不會選擇給孩子敵人或障礙,但如果父母選擇了錯誤的教育方式,等于拱手把孩子交給了敵人,親手把孩子推進深淵。
有一個富爸爸相信錢無所不能的威力,從女兒上幼兒園開始,一路拿錢為女兒鋪路,從中國鋪到外國,一路綠燈之后,有一天,當女兒撞上紅燈,他才發現:女兒不僅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窮孩子”,還變成了一個不可救藥的壞孩子。
富爸爸的女兒叫明明,在幼兒園飯任性,自私、自控力差,她不想吃的東西,挑出來強行小朋友吃,不要就摔飯碗;她喜歡吃什么,就從別人碗里搶,不給就打小朋友。老師找家長溝通,富爸爸認為老師多事:“不就浪費點糧食嗎?我拿錢賠你行吧?”
讀小學后,只要老師表揚誰,明明就妒火中燒,立刻槍口對準誰。很多小朋友莫名其妙地被她踢一腳或打一拳,有的衣服被染上鋼筆水或被筆尖捅個洞。老師跟富爸爸溝通時,富爸爸依然用對付幼兒園老師的態度:不就弄臟了幾件衣服嗎?我拿錢賠還不行嗎?”
小學六年級,明明喜歡同班獲奧林匹克數學金牌的男孩,那男孩考進某名牌中學,明明想追進同校同班,為了滿足女兒要求,富爸爸花高價送女兒進了名校名班。
讀中學后,明明的目光整天聚焦在男孩身上,偶然發現,那男孩喜歡另一個女孩兒,她憤怒至極,選擇樓梯口等待“情敵”,當“情敵”一只腳邁向下一個臺階時,她用力一推,女孩兒摔倒,從樓梯上滾下去。事發后,富爸爸仍不以為然,不就是幾個醫藥費嗎?
明明從富爸爸那里發現,金錢可以搞定一切。從此更加膽大妄為,有一天,拿錢雇了幾個外校高年級女生,圍追堵截“情敵”,讓她發毒誓不再搶自己的男朋友。
整個初中三年,明明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對付“情敵”,結果初中都沒能畢業,富爸爸拿錢繼續鋪路,一直鋪到新西蘭。
到新西蘭,她明明聽不懂英語,從拿錢買作業、買答卷升級拿錢買“樂”,以賭博為樂,以吸毒為樂。
就這樣,富爸爸用錢一步步把女兒推進深淵。
孩子進入群體學習,面臨各種問題,如:獨立能力,與人交往,得不到承認或欣賞,遭受打擊或傷害,如何引導孩子,父母有多項選擇。如果父母相信,錢可以買來一切,擺平一切,選擇用錢來溺愛和嬌寵孩子,早晚會害了孩子。
因為過分溺愛和嬌寵的孩子不但性格脆弱,害怕挫折;任性、自私、以自我為中心;好逸惡勞或貪圖享受。當欲望得不到滿足時,必然作出錯誤的選擇,要么害人害己,要么違法犯罪。從李天一身上,國人無不看見嬌寵式教育的惡果。
從進幼兒園開始,孩子不僅面對競爭,競爭帶來的嫉妒和仇恨,也面對伙伴之間的暴力,父母選擇教孩子什么?孩子自然選擇走什么路。
父母拿錢嬌寵和溺愛,這一錯誤的教育模式將教孩子做如下選擇:
1.選擇驕橫跋扈,因有父母錢給撐腰
2.選擇任性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相信錢可以擺平一切。
3.選擇天上掉餡餅,不勞而獲,因父母給的錢夠花幾輩子。
4.選擇對抗和拒絕良好的教育,因父母有錢幫著買自由。
5.選擇敵意嫉妒來報復他人,因缺少獨立生存能力。
6.選擇放任自我,甘心墮落,因從小被錢摧毀了自控力。
7.選擇輕易放棄,因無目標無動力,習慣了躺在錢上睡大覺。
8. 選擇暴力或逃避,因缺少責任感,習慣一切靠父母。
父母選擇用什么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就回報父母什么。父母選擇嬌寵和溺愛,孩子必給父母制造意想不到的問題。父母選擇用暴力對付孩子,或教孩子暴力對付他們,孩子必聽信父母作出錯誤選擇。
包頭市某中學班主任在全班40多名同學中做了一個調查:“如果有同學欺負你,你將怎么辦?”
半數以上的學生回答說:“打他!”或“跟他拼了!”
老師問為什么?誰告訴你的?
學生回答:“父母教的,父母常說‘人在社會上要厲害些,絕不能受一點窩囊氣’。”
所以,一些中小學生遭到“欺負”后,選擇“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富家子弟拿錢拉幫結伙實施報復。父母若希望孩子未來能適應社會,獨立生活和工作,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請做如下選擇:
給孩子獨立生存的能力。教孩子仁愛、寬容、敬畏。教孩子自我克制,培養自控力。教孩子擔當,有責任感,敢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教孩子不抱怨、不妒忌、不仇恨教孩子尊重生命,平等待人教孩子誠實守信。教孩子遵紀守法。
家庭教育時時處處都遇到選擇,父母選擇什么,不僅決定孩子的成敗,也決定家庭的興衰。錢可以買房買地買車買所有的物質,但千萬不可拿錢保護孩子或給孩子鋪路。
下一篇:利用日常習慣強化和改善親子關系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與頑劣的孩子建立親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