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你不能這么做——給孩子寬松的空間,別盯得太緊
一次,我去一朋友家交流有關(guān)圖書出版的問題。當時,我發(fā)現(xiàn)他不到1歲的兒子赤著腳、穿著短褲和背心在地上走來走去。
朋友說兒子不愿意穿鞋子,每天都會將鞋子脫掉,赤腳在冰涼的地板上搖搖晃晃地走來走去或爬來爬去。
當時已經(jīng)是夏天,天氣不是太涼。可朋友的妻子發(fā)現(xiàn)兒子赤腳走路,擔心他著涼,就一直要求他穿上鞋子,拒絕他赤腳。
對媽媽的要求和“強迫”,兒子不從,就大哭大鬧。而媽媽也始終不答應兒子,要給兒子穿鞋子。母子倆就這樣僵持著。
我問朋友的妻子:“讓孩子赤腳、讓他在地上爬又怎么樣?”
朋友埋怨妻子道:“她啊,就是太多心了,管得太多了,我覺得孩子這樣沒事”
朋友的妻子反駁丈夫說:“那可不行,這地板多涼啊,再說,地板上肯定有很多細菌,孩子感冒了、生病了怎么辦?你不心疼啊?”
我覺得朋友的妻子可能想得太多了。如果我的孩子這樣做,我不會過于講究衛(wèi)生,或者過于擔心孩子的安全,不會限制孩子這樣的行為,而是給孩子自由寬松的空間,只要沒有危險,就允許孩子去做。
桐桐兩歲多的時候,我給她買了一套木質(zhì)的積木,包裝盒上有用這些積木搭成的各種樓房、橋梁等圖案,提示孩子可以按照圖案去搭積木。
那時,桐桐已經(jīng)是個比較有個性、有主見的孩子,她不喜歡按照圖示或規(guī)則的要求搭積木,而喜歡按自己的方式去搭。
一天,桐桐又在一個人搭積木,她沒有按照“規(guī)則”,將大塊積木放在下面、將小塊的積木放在上面,而是將大小積木顛倒了過來。
這樣,她剛剛搭了幾塊,積木就倒了,并散落了一地。積木倒了,桐桐就再一次重新搭。
妻子看到后,苦笑著看女兒。
桐桐搭積木幾次“失敗”之后,妻子就開始一邊示范,一邊教導她說:“你不能這么搭,這樣搭是不對的,你看,大的要放在下面,小的要放在上面,這樣就不容易倒了……”
可是桐桐并不聽從媽媽的教導,她推開媽媽的手,依舊自顧自地按自己的方式搭著積木。當妻子再次拿起幾塊積木要教桐桐的時候,桐桐甚至有些生氣了,她奪下積木,嘴里嚷道:“不要。”
見狀,我忙走上前,悄聲對妻子解釋說:“你別管她,讓她按自己的方式搭,她怎樣搭都是對的,她是在嘗試和探索……”
聽了我的解釋,妻子不再“指導”女兒。
在孩子玩玩具或玩游戲的時候,父母盡量不要規(guī)定孩子一定要怎樣玩,不要限制孩子創(chuàng)造性的玩法。對孩子而言,他每一種玩法都是一種創(chuàng)造和探索,都應得到保護和尊重。
女兒桐桐一直喜歡畫畫,而且她喜歡天馬行空、不受限制地畫,很多時候,她畫的根本“不像”她要畫的那個東西。
桐桐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天,我去接她,她拿著自己的一張畫作來到我身邊,看上去有些不開心。
見此情景,我忙問:“桐桐,你怎么了?遇到什么不開心的事情了嗎?”
桐桐嘟著嘴巴,將手里的畫遞給我,說:“爸爸,你看。”
我拿起桐桐的那張畫,看了看。
原來,桐桐的那張畫上,她將樹葉畫成了粉色,而美術(shù)老師在粉色的葉子旁邊劃了一個叉號,并給桐桐的作品打了一個“良”的成績。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心想,可能因為桐桐喜歡粉色,所以她把樹葉畫成了粉色的。
我問桐桐:“你是不是因為把樹葉畫成了粉色,老師給你打了一個叉號,所以你不高興?”
桐桐點了點頭。
我又問:“你為什么把樹葉畫成粉色呢?”
“因為我喜歡粉色的樹葉。”桐桐很認真地回答我。
我一時不知道如何安慰和教育桐桐,不知道該教育她“尊重事實”,還是尊重她的獨特想法和做法。
一會兒,我想起了小卡爾威特的父親對待兒子畫藍蘋果的例子,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做。我蹲下來,笑著對桐桐說:“桐桐,你沒有錯,說不定將來桐桐真的能培育出粉色的樹葉呢。”
聽了我的話,桐桐望著我,笑了。
這件事讓我深思:現(xiàn)實世界中,我們的確很少看到粉色的樹葉,但我們不能扼殺孩子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chuàng)造力,對孩子而言,他們的世界有無限的空間和可能性。
成墨初給您的教養(yǎng)建議
給孩子適當?shù)目臻g,除非有危險或危及到他人,否則父母不要干涉孩子的自由。
給孩子玩的空間,既要給孩子玩的時間,又要給孩子玩的自由,孩子想玩什么,怎么玩,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給孩子學習的空間,讓孩子自由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開發(fā)自己的潛能,認識和探索世界。
下一篇:家庭中“規(guī)矩”不能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不要因怕麻煩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