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早教到底教什么?教多少?怎么教?這些問題時常困擾著父母,令他們頭痛不已。其實,我們大可不必為這些問題發愁,因為,嬰幼兒是天生的學習者,他們自有學習的內驅力,只要順應寶寶自我學習的內在需求,我們就能找到讓父母輕松、寶寶快樂的早教方式。
嬰幼兒:最專注最執著的學習者
實際上,從降生那天起,寶寶就一直在不斷地學習。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寶寶有下面的這些行為,或許我們認為它們只是寶寶倔強任性的表現,而實際上,它們只不過是寶寶努力學習的最好見證而已:
*嬰兒不到兩個月就開始自己練翻身,得機會就想翻,一遍又一遍,練得很頑強。
*嬰兒剛會翻身,甚至翻得還不夠好時就會嘗試坐起來。
*給嬰兒頭部墊一小枕頭,讓他平躺,他會嘗試使勁兒翹起頭,并努力抬起大半身。盡管這種姿勢對他們來說十分辛苦,但是他們依然會憋紅了小臉堅持練習,為坐立做準備。
*當嬰兒有了要站的意識,那么無論見到什么能扶的東西,不論桌椅腿、沙發、人體、小車身等等,他都會用它們做支撐物試著讓自己站起來,哪怕因此碰頭、摔跤、跌倒也絲毫不會畏懼。他們常常臉上還掛著因為碰痛或者摔痛引起的淚珠就已經開始下一輪的嘗試,非常執著。
*更值得注意的是練走,獨立行走是嬰兒動作發展的里程碑。在他們剛剛能夠扶著物體站立的時候開始,他們就試圖練走了,因此,他們會扶著東西或原地踏步,或步履錯亂地移動腿腳。當寶寶學會邁步時,走路就成為他們最酷愛的一項運動了。盡管他們常常手腳不協調,步履蹣跚,小身子歪歪斜斜,時不時地跌倒,再爬起,一個跟頭接一個跟頭,在我們成人眼里簡直就是敗仗連連,但這絲毫沒有挫傷他們練習行走的頑強意志和決心。
*寶寶不小心將玩具掉落了,也因此發現了一個神奇的現象——他可以將手中的物體扔出去,看到自己對環境產生一些影響,讓周圍的事物因為自己而發生變化。于是,他頻繁地將手中的玩具扔在地上,然后嚷嚷著要人給他撿起來,繼續往下扔,再要求你給他撿……他看起來是那么地任性,一點都不乖巧,似乎存心在跟父母作對。
每個階段的寶寶都會有他們特別樂于去做的事情——學翻身、學坐、學站、學走路、扔東西、和小朋友“打架”、涂鴉、搭積木……一環套一環,他們的學習永無止境。每當他們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他們看起來注意力是那么地集中,而且絕對不達目的不罷休,那份執著令人驚詫。實際上,這就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從內心深處爆發的一種內驅力在發生作用。只要他試圖學習某項技能,他就會不畏艱難,直到自己完全有能力掌控一切。
嬰幼兒的學習無所謂難易之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強勁有力的動力。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寶寶,就會發現,他們的學習能力是那么地超乎我們的想象,許許多多在我們眼里看起來滿有難度的事情,他們似乎輕輕松松就能學會。不說別的,單單一個語言,從小學到大學,我們學了多少年外語,可是有幾個人能十分流利地用這門外語聽說讀寫呢?而寶寶從出生時完全聽不懂你在說些什么,甚至不會發音,到他學會發一些簡單的元音,再到他嘰嘰咕咕跟你說個沒完,準確無誤地表達自己的需求,整個過程,他僅僅用了兩三年的時間。
更令人驚嘆的是,這三年,他需要學習的技能是那么的多,從不會坐不會趴,到會跑會跳;從被動地等待人照顧,到生活基本能夠自理;從只會靠哭來喚醒媽媽的注意,到讀懂周圍人群的表情,再到準確無誤地表達自己的各種情緒……數不清的技能,擠擠挨挨的,都在兩三年之內全面地發展起來。除了嬰幼兒,還有誰能做到呢?
許許多多的事實,沒有見識過的人,只能報以懷疑的目光,而我堅信,寶寶有著我們無法估計的潛能。中央電視臺十頻道曾經報道過一個6個月的寶寶認識了2000多漢字;我論壇熱心的朋友推薦我去看了浩浩媽的博客,兩歲多的浩浩可以自己讀《論語》等古籍,并且讀起來朗朗上口,有視頻為證。這么小的寶寶之所以有這么令人驚詫的潛力,首先在于他們根本就沒有難易的概念,只有感不感興趣的概念。只要他感興趣,他那種內在的驅動力就會支撐他去探索、去學習,并且他會像學走路一樣,執著、頑強,直到他完全掌握。
有不少人反對讓寶寶識字、讀古籍等等,似乎這就扼殺了他們童年的快樂,但是我認真地讀了浩浩媽的博客,他們絕大多數時間都在戶外玩耍,浩浩媽之所以為浩浩提供這些閱讀材料,僅僅因為浩浩喜歡,而且,他會自己選擇。浩浩的照片笑容滿溢,看起來陽光而又快樂。只要識字、讀古籍等內容不成為寶寶生活的重心,不因此影響他其他方面的發展,我們也不強求每個寶寶都如法炮制,給他提供一個這樣的環境又有何妨呢?
寶寶自己有選擇的權利,只要他感興趣的事情,他就會在他那種內驅力的驅動下千方百計地去嘗試,并且他也會在這樣嘗試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快樂。嬰幼兒的世界與我們成人的世界迥然不同——我們會有畏難情緒,而寶寶永遠都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既然如此,我們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為寶寶準備盡可能豐富的環境,由他自己來選擇發展的方向。
怎樣讓寶寶成為最有效的學習者?
正因為具備這種自我發展的內驅力,寶寶動作和心理發展才會呈現出十分主動的色彩,它不需要我們去引發,更不需要我們去督促。只有寶寶自己才是他自我發展的主體,我們惟一需要做的就是想方設法尊重并保護寶寶發展的內驅力,協助他更好地自我發展。相反,如果我們不了解寶寶發展的這種特點,就會自以為是地約束寶寶的行為,妨礙寶寶的正常發展。因此,在撫養寶寶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從一些生活瑣事入手,幫助寶寶成為最有效的學習者:
*了解寶寶發展的特點,不要隨意約束寶寶。當寶寶十分執拗地想要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提供給他嘗試的機會。比如,寶寶非要自己吃飯,可是他不會用勺子,他只會用手抓了往嘴里塞,他甚至會塞到臉上,塞進鼻孔,或者將飯菜抓在手里玩耍……OK,沒有關系,請給他自己嘗試的機會吧。畢竟,這只是他學會自己吃飯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階段,總有一天,他會學會自己吃飯,并且享受自己吃飯,無需你追著喂,也不會挑食偏食。
*為寶寶特別的需求提供特別的環境。當寶寶在某個階段特別熱衷去做某些事情的時候,請不要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他,尤其不要粗暴地去打壓他。比如,寶寶拿到什么都往地上扔,那就把不能扔的東西束之高閣,能扔的東西給他扔一扔,甚至可以專門創設一些游戲,滿足他扔東西的欲望。比如給他準備不同材質的物體,不同材質的平面,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為他提供更多扔東西的機會。當他扔東西的欲望得到滿足,并且他也通過扔東西了解到周圍環境中的一切事物與他自己之間的這些關系,以及他的行為對它們產生的影響之后,他的內心得到滿足,他的發展得到尊重,他就會將他好奇的目光轉向別處,于是,他發展的觸角也會越伸越遠,越長越多。
*為寶寶的發展提供拓展的環境。當寶寶的內驅力在某個階段沒有十分明顯地表現出來的時候,我們惟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為他多做一些準備,提供更多的材料與環境,讓他自己來選擇。比如,為寶寶準備閱讀的環境、運動的環境、涂鴉的環境、動手的環境……不同氣質的寶寶可能會選擇不同的環境來幫助自己發展,比如有的寶寶可能會對書本產生特別濃厚的興趣,有的寶寶則會對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還有的寶寶會對涂鴉情有獨鐘,另外一些寶寶則會更加熱衷于動手制作些東西,或者他們會同時對很多事情發生興趣,在不同的時期對不同的事情發生興趣等等。面對不同類型的寶寶,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尊重他的選擇,并且盡可能更多地為他的這種選擇準備更為豐富的環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將寶寶發展的內在需求轉化成為更為強勁有力的內驅力,讓他走向更為深遠更為廣闊的未來。
下一篇:嬰幼兒“發育商”大幅提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幼兒的形象概念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