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很乖巧,也就是具備聽話、自主、服從性高、做事專心等特質;可是不少孩子表現出來的卻是很任性、愛發脾氣、懶散、愛哭鬧、膽小等。有的年輕媽媽反映,她家的小寶寶特別愛哭鬧、愛發脾氣,大人如果不按他的意思辦,他就使出自己的法寶“哭”,讓父母十分為難。
我們知道,引起幼兒情緒反映的原因有很多,1歲前主要為滿足生理需要。例如:溫暖的環境、吃飽、睡足、尿布干凈、身體舒適等,都常常是引起愉快情緒的動因。2歲后的幼兒除滿足生理需要外,還需滿足社會性的需要。此外,有些孩子天生的氣質屬壓抑性,天生愛哭鬧。這里,我們著重談一下孩子哭鬧的心理原因。
寶寶感受到壓力會哭鬧
現代的孩子在得到鋪天蓋地的愛的同時,也失去了隨心所欲地玩樂的自由;在得到大量玩具的同時,卻失去了與父母擁抱、游戲和談話的機會;在幼兒園,教師與孩子、孩子與孩子之間有時會有一些問題發生,如受到批評,不能與小朋友友好相處等等,這些都是使孩子產生壓力感的原因。 當寶寶感到有壓力時,由于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往往無法清楚地講出來,因此他們有時無法得到成人的及時幫助。而且由于他們自身的知識以及處世經驗缺乏,處理問題的能力太差,因而不能自己解除壓力。所以,當壓力過大或持續時間過長時,孩子會產生諸如抑郁癥、厭食癥、睡眠障礙等生理或心理問題,這些將嚴重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p>
作為家長,如果你能細心觀察孩子的言行,就能覺察孩子是否面臨壓力以及壓力的程度如何。一般而言,當寶寶面臨壓力時:
1.行為方面常表現為愛說假話、愛打人,故意損壞東西。
2.情緒上常表現為愛哭鬧、不講理,常常感到害怕而糾纏著大人,睡眠不穩,夜驚(從睡夢中突然驚醒甚至坐起),夢魘以至夢游等。
3.身體反應是經常持續(用力)眨眼睛、咬指甲、挖鼻孔,面部或四肢肌肉抽動等。
4.精神反應則表現為注意力不能集中,愛忘事,愛胡思亂想,說話含糊不著邊際等等。
發現寶寶出現某些上述反應時,父母應多與孩子接觸和交流,幫助孩子自然地解除壓力。
下一篇:缺乏獨立的孩子大了會怎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母要尊重寶寶生氣的權利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