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父母既要尊重寶寶自身的個性和潛質,又要給寶寶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從而塑造出一個身心健康的寶寶。父母不要給寶寶下這樣的定義:
● 這寶寶個性很差,可謂“朽木不可雕也”
● 這寶寶沒這個潛質,不可能有這方面的發展。寶寶的個性沒有好壞之分,父母需要全面接受,無論寶寶個性怎樣,帶有怎樣的遺傳烙印,父母都應該把寶寶視為可塑之才,充分發揮優勢的一面,回避劣勢,因勢利導,揚長避短。不管多么難以做到,父母都不能因此而放棄。這是一種信念,沒有培養、塑造寶寶的堅定信念,就不可能培養、塑造出有堅定信念的寶寶。從根本上來說,培養寶寶,需要堅持的不是寶寶,而是父母。如果父母嫌棄起自己寶寶的個性,那只能說明父母應該好好省視、檢查一下自己的個性了。正確的選擇是,無論寶寶的潛質、個性如何,父母都應該無條件、全身心地去愛寶寶,養育寶寶,塑造寶寶。父母只可懷疑自己的方式方法不對,不能懷疑自己的寶寶有問題。
沒有壞寶寶
父母或看護人如果一直都把寶寶看作是個“好寶寶”;從不懷疑寶寶,也很少批評寶寶,更不否定和敵視寶寶;從不找理由沖寶寶發火,相信寶寶的話,不站在“統治者”的地位對待寶寶;對寶寶不是麻木不仁,也不是不管不問,從不忽視寶寶的存在,對寶寶充滿關心和愛護……那么,這樣養育出來的寶寶,將是一個自信、友善、富有同情心、為人善良、熱情、對生活充滿熱愛的寶寶。如果父母或看護人總是把寶寶看做是“壞寶寶”;常常懷疑寶寶長大后可能不會成才;總是批評寶寶,以結論性的語言否定寶寶;找任何一種理由對寶寶發火,向寶寶發難;用懷疑的態度反問寶寶:“真的是這樣嗎?你說的話是真的嗎?”把自己放在統治者的地位,對寶寶發號施令,從不承認錯誤,是永遠的正確者;忽視寶寶的存在和寶寶的感受;溺愛寶寶……那么,這樣養育出來的寶寶,將缺乏自信,不知道尊重別人,對人常常產生敵視,缺乏同情心,不關心他人,抑郁冷漠,對生活缺乏向往,消極對待人生,不愛學習、不思進取、喜歡享樂,甚至喜歡過不勞而獲的生活。
先天潛質與后天塑造
寶寶生下來就帶有遺傳的烙印,有先天的個性和潛質;寶寶生長在社會中,社會對寶寶的影響不容忽視;寶寶在成長過程中,不斷認識和感知世界,不斷探索和學習,并不斷修正自我、塑造自我,增加人生的各種修為。上述三點,在寶寶成長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應該指出的是,寶寶在嬰幼兒階段,父母作為寶寶的第一看護人,對寶寶的成長有著決定性的影響??v使父母一切言行全部出于愛寶寶的動機,但結果不一定都是正面的影響,有時候甚至負面影響大于正面影響。父母總是把“為寶寶好”掛在嘴邊,很少省查自己的行為是否真的符合寶寶成長、發育的需要。寶寶在每個成長階段,都需要父母采取相應的養育方法。我們是否不用學習就能做好父母呢?父母們可能認為不用學了,但事實上需要學習的東西確實不少啊!
下一篇:寶寶的心理行為發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保姆帶大的孩子毛病多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