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2.分享與合作
如果以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就太小看他們?!當不會說話的嬰兒試圖用手指東西與你溝通時,就是分享的開始;而當他開始會和你躲貓貓時,就是合作行為的開始。很奇妙吧!幼兒時期的分享,則需視孩子的經驗不同,而有所差別。舉例來說,如果其他的寶寶曾和他分享玩具,那么日后他也會和其他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反之則不會。此時,寶寶也會藉由與同儕玩耍的機會,來學習合作的行為。
破解法:
不要將孩子整日關在家里,多帶他出去和其他小孩玩吧!只要能提供適當的環境,讓孩子有機會與他人相處,孩子就能學到如何與人分享與合作。
難搞行為Six:攻擊
嬰兒時期的攻擊行為多不具敵意,例如當寶寶動手搶別人手上的物品時,注意力多在物品上,而非人的身上,其目的只是在奪取物品,而不是真的想傷害人,所以時常會出現打人或力道稍重的情形。長大些,到了幼兒期,雖然較少有攻擊身體的情形,但敵意卻增加不少,寶寶會開始有嘲笑他人的行為,特別是三~五歲時,經常會為了搶玩具,而有意圖的傷害同伴。
破解法:
寶寶經常動手打人,或是喜愛用不雅的話語辱罵同伴,怎么辦?其實幼兒的攻擊行為會隨著年齡增長、社會互動增多、自我控制增強而獲改善,所以不用太過緊張。不過,如果你對寶寶的行為感到難以控制時,不要隨便扔一個玩具讓寶寶宣泄,否則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寶寶認為,生氣時打人是被允許的唷!試試看專家老師的方法吧!或許可以減少孩子的攻擊行為!
1. 不相容反應技術:
如果寶寶的攻擊性行為,只是為了吸引長輩注意,該不該制止呢?阻止了,怕孩子變本加厲;不理會,又怕孩子以為打人是被許可的行為,究竟該如何是好?此時不妨采取不相容反應技術法,除非孩子有嚴重的攻擊行為出現,否則不應加以干涉,另一方面,則對與人分享的幼兒加以獎勵。
2. 使用暫停法:
用暫停法來對付寶寶的攻擊性行為也十分有效喔!執行起來也不太困難,媽咪可以試看看。下回當寶寶出現攻擊行為時,就立即中止他的活動,請他到一旁靜坐,同時不可開口說話,旁人也不能與他交談,約維持5分鐘左右,即可收到不錯的成效。但要注意,不宜將幼兒關在密閉或黑暗的空間內,以免產生反效果。
上一頁1234下一頁下一篇:和寶寶面對面地交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打造不具攻擊性的環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