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35歲的李女士,先后懷孕3次,均在孕期50天左右見紅,繼而流產。最近又懷孕,她心情頗為緊張,擔心又像往常一樣流產。筆者接診時,她有少量出血,伴有乏力、失眠等癥狀,無腹痛。診斷為脾腎兩虛,即用健脾補腎中藥安胎治療,并囑其臥床休息,穩定情緒。經一個多月治療,情況穩定,B超提示:胎兒發育良好。
避免習慣性流產歸納為一個“靜”字
藥性宜靜不宜燥。即選用的藥物盡量避免活血、理氣、消食之品。如非用不可,也要用小量。如活血、行氣的桃仁、當歸、香附等屬燥性,蟲類藥物如水蛭、土元等,活血性更強,而且有破血作用,使用后會加重出血。而菟絲子、炒杜仲、川斷、麥冬、阿膠珠等平補肝腎和養陰藥物則有靜的作用。
身體宜靜不宜動。初期臥床休息對保胎是十分必要的,一可減少或避免出血,二可減輕妊娠帶來的反應。
情緒宜靜不宜躁。心情過于緊張、急躁,可使出血延長或反復出血,而心情平靜下來,可以減輕癥狀。只要做到以上三方面的“靜”,保胎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下一篇:孕期發燒易導致胎寶寶畸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準媽媽如何控制體重變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