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懷孕初期,許多女性都會有下腹隱隱作痛的感覺。這時期的下腹痛,絕大部分都可歸因于子宮因懷孕而變大,其韌帶受拉扯所致。此外,懷孕時器官臟器相對位置改變與受壓迫,也會造成下腹隱隱作痛,甚至抽痛。由于這類下腹疼痛的多樣性,以及膨脹的子宮會阻礙腹部腫瘤的發現,使得懷孕時期的病癥腹痛與懷孕引起的腹部不適難以區別,因此,即使只是出現小小的不舒服,也不應該掉以輕心!
宮外孕
宮外孕指的是胚胎著床發育的地方不是在正常子宮內,而在子宮以外的地方,如輸卵管、卵巢、腹腔等。這種胚胎除了因發育位置不對而無法健康成長之外,也會引起母體的病變及傷害,需要積極加以處理與治療。
宮外孕的發生幾率占所有懷孕的1%左右,其中95%的宮外孕的位置在輸卵管。會增加宮外孕發生機會的因素有:1.輸卵管手術。2.子宮及輸卵管感染。3.人工生殖技術。4.裝置子宮內避孕器。宮外孕的癥狀包括腹部疼痛、不正常出血、骨盆腔壓痛、血壓降低及心跳變快、骨盆腔腫塊。如果在懷孕6周時仍無法通過腹部或陰道超聲波看到子宮內的妊娠囊,且血液中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超過
1 500mlU/mL,甚至有內出血現象,就可診斷為宮外孕。治療則是以保守性與根除性治療的手術為主,藥物治療僅適用于宮外孕懷孕周數小于6周、輸卵管妊娠小于3.5厘米,以及血液中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濃度小于15 000mlU/mL的患者。
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可能在懷孕期間長大,對懷孕的影響包括肌瘤變性壞死、肌瘤扭轉及直接干擾胎兒發育或阻礙生產等。這種疼痛通常來得突然,且痛點固定不動,屬于局部疼痛。由于懷孕期間子宮血流充沛,子宮肌瘤切除在此時期并不妥當,對于肌瘤變性壞死所導致的疼痛,懷孕期間只能以止痛藥的支持療法加以控制。
卵巢腫瘤
懷孕期間,因卵巢腫瘤而導致的并發癥也相當常見,這些并發癥包括腫瘤扭轉及腫瘤破裂等。懷孕期間絕大多數的卵巢腫瘤都是良性,惡性腫瘤只占2%~5%。不論如何,如果懷孕時發現有卵巢瘤,請與婦科醫師保持密切聯系,一旦有絞痛、腹部不適、腹部異常膨大、腹水等情況發生時,必須盡快就醫。
急性盲腸炎
急性盲腸炎是懷孕期間常見的腹部急癥,因誤診或延緩治療,導致盲腸腫脹破裂的病例,孕婦通常較一般人高出2~3倍!受到子宮膨大的影響,盲腸位置會隨著懷孕周數增加而向上推擠,因此,疼痛的位置也會隨之改變。初期癥狀包括右下腹部壓痛、惡心、嘔吐、腹部肌肉緊繃等,隨著懷孕周數增加,急性盲腸炎的典型癥狀會越不明顯。治療則是以手術方式切除病灶。
急性脂肪肝
急性脂肪肝雖然在孕期非常罕見,但卻是致命的疾病!患病初期,患者會感到右上腹疼痛,不久則可能因全身性凝血失調而加重病情,此病母體死亡率高達25%,胎兒死亡率更高達50%。治療是以藥物及保守性療法為主。
急性胰臟炎
急性胰臟炎和膽囊炎類似,發生原因與膽結石有密切關連,不過,也必須考慮因藥物(如四環素、利尿劑等)、家族胰臟炎病史或高血脂的相關性。其實,懷孕的胰臟炎患者,初期腹痛并不嚴重,反而是嘔吐、惡心、輕微發燒、隨進食而癥狀加劇等臨床表征較為明顯。治療是以藥物及保守性療法為主。
膽囊結石和膽囊炎
根據估計,有3%~4%的孕婦患有膽囊結石。由于懷孕生理變化的影響,膽囊的容積增加、排空速率減緩,加上膽結石作怪,稍有不慎便容易導致膽囊發炎。膽囊發炎的初期癥狀包括胃部不適、右上腹疼痛、惡心、嘔吐、發燒,而且疼痛會因飲食引起或加劇。膽囊炎的初步治療以藥物治療為首,外科手術治療為輔,除非合并有胰臟炎、其他并發癥或藥物無法控制的病情,不然為了減少因手術而導致的流產(尤其在懷孕初期),醫師并不輕易施以手術治療。
胃腸潰瘍
胃腸潰瘍在孕婦身上并不常見。根據觀察,懷孕似乎對潰瘍有著某種程度的保護作用,然而原因卻不明,因此,在孕婦身上倘若仍有潰瘍發生,必須小心其發展成腸胃穿孔的可能性。治療是以藥物以及保守性療法為主。
下一篇:妊娠甲亢的診斷與治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懷孕后為何耳鳴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