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邵玉芬
食物中能夠被人體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營養物質被稱為營養素。與孕期母嬰有關的營養素為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等六大類。食物中的六大營養素經過人體消化、吸收、代謝和利用來完成供給人體所需的熱能;供給人體的組織生長、發育或修復的原料;幫助人體調整功能:
蛋白質 孕中晚期需求增加
蛋白質不僅是構成組織精細結構的基本材料,而且具有很重要的生理活性,如催化代謝的酶、調節代謝的激素以及保護機體的抗體等。蛋白質還參與人體內多種物質的運輸、體液pH的調節、體內液體的平衡以及遺傳信息的傳遞等極其復雜的生理過程。
孕婦需要的蛋白質較平時增多——胎兒需要蛋白質構成自己的組織器官;孕母本身也需要一定數量的蛋白質來供給子宮、胎盤及乳房的發育。
建議:孕婦從妊娠中期開始每日蛋白質攝入量增加15克,妊娠晚期則增加25克。
脂肪 平均增加體脂2-4千克
脂肪主要供給磷脂和必需脂肪酸,提供熱量并幫助機體對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在整個妊娠過程中脂類的需要都增多。比如,妊娠晚期要供給胎兒脂肪貯備,胎兒貯備的脂肪為其體重的5%-15%;脂質還是腦及神經系統的重要成分。
建議:孕婦膳食中應含有足夠的脂肪,提供飽和與多不飽和脂肪酸。鑒于必需脂肪酸的重要生理作用,許多國家甚至制定了孕產婦的亞油酸和亞麻油酸的膳食供給量標準,如加拿大1990年制定了孕婦的α-亞麻酸每日供給量(RDA)標準為1.1g,并規定在所有嬰兒配方食品中必須添加α-亞麻酸。
碳水化合物 孕中晚期超總熱能一半
碳水化合物又稱糖類。它由可被人體消化、吸收的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乳糖等單雙糖以及不能為人體所吸收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等膳食纖維兩部分組成。其中,葡萄糖為胎兒代謝所必需,多用于胎兒呼吸。當胎兒耗用母體葡萄糖較多,母體會氧化脂肪及蛋白質來供能,因此,孕婦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脂肪動員過快,氧化不完全時易出現酮或酮癥中毒。
建議:為避免酮癥,孕婦即使妊娠反應嚴重,每日至少也應攝入含150-20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孕中、晚期攝入碳水化合物供熱能應占總熱能的55%-60%。
維生素 需求量少但不可或缺
維生素與其他營養素不同,既不供給熱能也不構成組織,只須少量即能滿足生理需要,一般不能在人體內經自身的同化作用合成,必須由食物供給。當膳食中缺乏維生素或吸收不良時,可產生維生素缺乏癥,如夜盲癥、神經炎和皮炎等。嚴重缺乏某些維生素還可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以致畸形。
建議:需要補充的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B1和維生素C。
無機鹽 重點元素要充足
無機鹽是指生物體內除碳、氫、氧、氮以外的鈣、鐵、鋅等各種元素。
孕婦對鐵需求既要滿足血容量增加,又需儲備補償分娩時失血造成的損失,以避免產后貧血。孕婦長期缺鈣或缺鈣程度嚴重,將對母嬰健康造成傷害。孕婦鋅缺乏,可造成新生兒出生缺陷,胎兒發育遲緩,妊娠早期鋅缺乏還將造成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畸形。
下一篇:孕婦能吃鵝蛋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媽媽兩道安胎護兒食譜營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