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準媽媽與肚中的寶寶經歷了9個多月的同聲共息,終于迎來了相見的時刻,想來這是多么令人激動和興奮啊!但事實上,并不是每位準媽媽都可以正確地對待分娩前后這一過程。
做為一名產科醫務人員,在多年的臨床工作中經常與產婦打交道,耳聞目睹了許多迎接新生命的故事。
米娜要當媽媽了
米娜是一名32歲的產婦,也是一名成功的IT人士,由于多年忙于事業遲遲不肯生育。如今,她已邁入30歲的門檻,看到周圍朋友同學紛紛做了媽媽,抱著孩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孩子甜甜地稱呼自己“阿姨”,此時,她產生了由衷的羨慕,于是與老公商量:“咱們也要個孩子吧。”
調整生活規律,戒煙限酒,服藥調理月經……終于克服了上班族“不孕”的噩夢,好不容易懷孕了。米娜很認真地定期來做孕期檢查,詢問孕產知識,并翻閱了大量的育兒書籍和雜志,還記錄在小本子上。我們都感慨:真不愧是高級知識分子啊,就是不一樣。
終于,預產期來了,米娜按時來病房住院待產。一進病房,她就看到走廊一位剖宮產的產婦剛從手術室被推回病房,她真嚇壞了。她瞪著眼睛一個勁問我們:“我會不會也做手術?太可怕了!孩子會不會出意外呢……要不,直接做手術得了,聽說手術不破壞體型……”
這種產前緊張焦慮的孕婦比較多,常見于知識分子中。我們耐心地給她解釋:分娩是正常的生理過程,只要積極配合,一般都會順利生產,這也是每個母親必須經歷的,除非有特殊情況,如生產過程中胎心不好,經糾正后無效,或臍帶繞頸2周以上,才可能進行剖宮產手術。
然后,我們領她到產房四周轉轉,熟悉熟悉入院環境,提醒她準備好新生兒被褥尿布以及個人換洗的內衣、衛生巾等物品,這樣可以分散她的注意力。但看得出她還是很擔心,在病房里東張西望,一個勁兒地問:“生的時候是不是很疼?怎么個疼法??”最后,米娜竟然憂心忡忡地掉淚了。
“早知道就不要孩子了。現在科學技術發達,以后克隆一個就是了。”聽著她的傻話,我們忍不住想笑。其實,她就是還沒有調整好做媽媽的心態,是分娩前緊張的典型表現。我們就和她聊聊天,告訴她,誰也不能替代自己分娩的過程,只有經歷過分娩才能增加為人母的責任感和自豪感。漸漸地,米娜好像釋然了,靜靜地呆在病房里等待著分娩的來臨。
分娩過程開始了
下午3點,米娜開始出現宮縮,疼痛使她滿頭大汗。開始她還能忍耐,但漸漸地就叫出聲音來了。我在旁邊握住她的手,輕聲安慰她,家人幫她喂水,并輕輕按摩她的腰部。
等到宮縮加強時,米娜痛苦的叫聲越來越大。我告訴她,大聲叫嚷會消耗體力,所以要忍耐。疼痛加劇,她帶著哭腔說:“我再也堅持不下去了,干脆做手術吧!”然后,她賭氣地不再配合呼吸了,將毛巾被蒙上頭嚷著說:“不行啊,求求你,我要做手術,我不努力了!”
我聽了聽胎心,觀察一下宮縮,都很正常:“你完全能自己生下孩子,只要你能堅持。再說只有經歷自然分娩才知道做母親的滋味,才會更好的關心疼愛寶寶,而且自然分娩出血少,恢復快,有利于寶寶建立正常呼吸,減少窒息的發生,新生兒的并發癥也會減少,這有利于寶寶以后的生長和智力發育。你難道不愿意自己的寶寶聰明健康嗎?”“當然愿意。”米娜眼里含著淚花點了點頭。
驕傲的新媽媽
由于米娜的配合,產程還算順利,在宮口近全的那一刻,她已經疲憊不堪,我撫摸著米娜的額頭安慰著:“孩子馬上要出來,你就是驕傲的媽媽了,現在需要你最后一次努力就會成功了。”她精神一振,也似乎更有信心。
終于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一個發育正常,哭聲良好,一分鐘評分10分的健康男嬰誕生了。我沖米娜伸出大拇指,她虛弱笑了,頭發因為出汗一綹綹貼在額前,接著眼里流出幸福的淚水。
回到病房,米娜開口第一句話就是:“我終于知道母親生育我的不易了,我以前沒有經歷過不知道母親的艱辛,這次深有體會,以后我會好好疼愛母親的。”
產后會憂郁?
第2天去病房,看到米娜默默躺在床上流眼淚。她說自己不會換尿布,更不會為孩子包小褥子,婆婆還沒來得及從外地趕來照顧她娘兒倆。
我告訴她,初為人母都要經歷這難以適應的窘迫和尷尬,因為習慣過去那種輕松和諧的二人世界,轉眼間增加了一個寶寶,年輕的爸爸媽媽就會變得束手無策,疲憊不堪。更重要的是,分娩后,由于體內雌激素水平明顯下降,人的情緒變的很不穩定,容易發怒急噪沮喪絕望,甚至造成“產后憂郁癥”。
由此我和其他護士一起指導米娜正確的嬰兒包裹方式,加強心理指導,并告訴她照顧孩子要有耐心,心情要保持愉快,擁有充足的睡眠,因為天下父母都是這樣辛苦耐心撫養下一代的,如果情緒低落直接影響身體康復和乳汁的分泌。
漸漸地,米娜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努力地學習照顧孩子,與老公又有說有笑了。在她出院的時候,看著她抱著孩子依依不舍地離開病房,再三向我們告別,我們感到由衷的高興,也衷心祝愿天下所有所有的寶寶健康成長,年輕的媽媽們都擁有一份美好的心情。
對于新手媽媽而言,生孩子完全是一件沒有經歷過的事,所以,往往從陣痛開始就會感到十分惶恐和不安。因此,最好能夠在迎接寶寶到來之前,充分了解產程進行的情況,這樣才能信心十足地走進產房。
文/王淑寶
下一篇:如何克服分娩之痛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將順產堅持到底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