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接種疫苗是為了預防可能造成死亡或終生疾患等重大疾病的發生,尤其在傳染疾病盛行時,按時接種疫苗,可大幅減少感染的機會,保證寶寶的健康。但是這么多種疫苗,寶寶必須接種哪些,才能達到全方位的保護呢?
基礎預防
計劃免疫的常規疫苗
卡介苗
寶寶出生滿24小時,體重2500克以上,便可以接種。卡介苗是預防新生兒結核菌感染,一般來說預防效果可達85%以上,在新生兒時期尚未感染前,施打效果最佳。目前在國內使用活性減毒卡介苗來預防結核病,稀釋過的卡介苗保存時間僅有5~6小時,因此有許多醫院會集中時間來接種卡介苗。
乙型肝炎疫苗
分別在寶寶0、1、6個月大時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可經由體液及血液傳染,長期帶原者可能會造成肝硬化、肝癌等嚴重的疾病,因此必須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若媽媽為高傳染性帶原病毒者,嬰兒出生24小時內,須盡早注射1劑乙肝免疫球蛋白及3劑常規乙肝疫苗。
百白破三聯疫苗
分別在寶寶3、4、5、18個月大時接種。此疫苗利用破傷風和白喉桿菌所分泌出來的外毒素,經減毒做成類毒素,并與被殺死的百日咳桿菌混合制成。第1次接種時,寶寶一般不出現全身反應,偶有低熱,一兩天也就恢復正常了,不影響吃奶。接種第2針和第3針時,有的寶寶會有較明顯的反應,可于接種后當天或第2天出現發熱,體溫可達38℃左右,伴有哭鬧、睡眠不安、喂奶困難等,但也多在兩三天后退熱。
脊髓灰質炎疫苗
又叫小兒麻痹糖丸,共5劑,分別在寶寶2、3、4、12個月及4歲左右時接種,12個月及4歲時為加強針。麻痹糖丸不是打針,需要父母來喂,喂時最好把糖丸整個放到孩子嘴里,讓糖丸在孩子嘴里慢慢化開,1分鐘左右可給孩子喂少量的水。由于麻痹糖丸使用方便容易推行,預防效果也很好且持久,不但自身會產生抗體,也可由接種后的寶寶糞便排泄后,散布到周圍,得到群體免疫的效果。
麻疹疫苗
滿8個月時須接種麻疹疫苗。接種麻疹疫苗后可出現全身反應,主要是發熱,可于接種后6~12小時出現,一般不超過38℃,不需要特殊處理。有的孩子接種后6~10日內可出現皮疹,一兩天后可自行消退,不需要處理。
乙腦疫苗
乙腦疫苗可預防流行性乙型腦炎。重點預防對象是6個月到10歲的小兒,小兒滿12個月時應注射第1針,1周以后注射第2針,1年以后加強一次,6歲、10歲應各再加強一次。疫苗注射應在乙腦流行季節前1個月進行,因為每年7月份開始流行乙型腦炎,所以預防接種多在春末夏初季節,即5月份完成。
計劃外的疫苗
水痘疫苗
接種對象為12月齡到12周歲的健康兒童。 用法與用量為于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用消毒劑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疫苗0.5毫升/人。有嚴重疾病史、過敏史、免疫缺陷病者及孕婦禁用。一般疾病治療期、發熱者緩用。副反應及處理:接種本疫苗后一般無反應,在接種后第6~18天內少數人可有短暫一過性的發熱或輕微皮疹,一般無需治療會自行消退,必要時可對癥治療。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MMR三聯疫苗)
可同時預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三種疾病。這三種疾病都是冬春季兒童高發的呼吸道傳染病。凡是12月齡以上未患過相應疾病的健康兒童均可接種此疫苗,該疫苗不良反應發生率低,效果好。MMR疫苗是利用組織培養制造出來的活性減毒疫苗,使用皮下注射,對3種疾病的預防效果可達95%以上。
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
B型流感嗜血桿菌好發于5歲以下幼童,若感染到此病菌,極有可能引發全身各部位的嚴重疾病。目前接種方式是建議嬰兒在2、4、6個月分別接種3劑疫苗,可以跟百白破疫苗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
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為季節性疫苗,每年秋冬季使用。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就可以接種。不過,以3歲為界, 3歲以下的嬰幼兒需要注射兒童劑量。第一次注射一針,間隔一個月后再接種第二針,每次注射0.25毫升。3歲以上的幼兒就可以采用成人劑量,一次注射0.5毫升。注射疫苗后對流感的保護期為1年。
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不宜注射;具有過敏體質,尤其是對雞蛋過敏的兒童,一定不要注射;正患感冒或急性病發作的時候不要接種。
流腦疫苗
小兒在出生滿6個月時就要注射流腦疫苗,一般基礎針只注射1次(但在流行地區3個月后要復種一次)。第2年必須加強一次,才能維持有效的抗體水平。此疫苗與乙腦疫苗一樣是有季節性的,流腦一般在2~4月份為流行高峰期,因此流腦疫苗在這之前1~2個月時注射。
甲型肝炎疫苗
凡是對甲肝病毒易感者,年齡在1周歲以上的兒童、成人均應該接種。兒童初免時間為滿1周歲,成人無年齡限制。在發熱、急性傳染病、免疫缺陷病及過敏體質的情況下,不宜接種甲肝疫苗。國產甲肝疫苗適用劑量為每人每次1.0毫升,肌肉注射,可獲得4年以上的保護期,接種疫苗3年后,可進行加強免疫。進口甲肝疫苗,1~18歲每劑0.5毫升,19歲及以上每劑1.0毫升,之后6~12個月進行一次加強免疫,進口疫苗可維持20年左右的免疫效果,但是價格比較昂貴。
輪狀病毒疫苗
2個月至3歲嬰幼兒可接種。接種方法有兩種,第一種為疫苗內附的吸管吸取疫苗,送入小兒口內并使其咽下;第二種為疫苗被調制成適宜嬰幼兒的口味,從冰箱中取出后應放至室溫,即可直接口服,也可以摻入5~10毫升牛奶中(牛奶溫度不應太高,以適應嬰幼兒口感即可喂服),飯前飯后服用均可,應一次服用完,而不要一日分數次服用。副反應一般比較輕微,個別小兒會發生反射性嘔吐,極個別小兒有低燒和暫時性輕微腹瀉,一般不需要特別處理。接種時請向接種醫生詳細介紹小兒的免疫情況及近期健康狀況。
知識鏈接
小病毒·大威脅
輪狀病毒主要是由糞口傳染,其病毒傳染力相當強。其中約50%-60%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瀉,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發病率最高。輪狀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一年四季均有發生,感染高峰期為秋冬季。輪狀病毒感染的潛伏期約2天左右。兒童感染后一般出現以急性胃腸炎為主的臨床癥狀,受感染的寶寶先出現嘔吐的癥狀,數個小時之后,腹瀉物多為白色米湯樣或黃綠色量花樣稀水便,有惡臭。次數多達1天10次左右,癥狀維持約1~2星期。若未妥善治療與照顧,可能會有脫水現象。若發現寶寶有昏迷嗜睡、小便減少、嘴干無口水,皮膚干燥無汗等,都是脫水現象,應及早就醫,不可延誤。
目前對輪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瀉尚無特效的治療藥物,抗菌素無效,接種輪狀病毒活疫苗是預防的唯一有效手段。該疫苗使用方便、安全、免疫效果良好。
媽媽現身說法
照顧年幼的孩子是個重責大任,不僅要保護他們的安全,更要處處為他們的健康著想。寶寶出生后,要預防疾病的第一步驟,就是接種疫苗,只不過目前疫苗類型眾多,似乎讓家長們有點暈頭轉向,除了按照寶寶手冊施打外,邀請3位媽媽分享經驗,并請專家提供精辟解說,希望能解答您對小兒疫苗的疑惑。
Case1
小檔案
漂亮媽媽/佩樺媽媽
平時除了照顧寶寶,還協助翊希爸爸生意上的工作,對于寶寶的疫苗知識,多來自于醫生的建議。
可愛寶寶/翊希
08年3月10日出生,是個可愛的小女孩。
預防接種記錄
日期 接種疫苗
08年3月11日 卡介苗與第1劑乙肝疫苗
08年4月10日 第2劑乙肝疫苗
08年5月10日 第1劑脊髓灰質炎疫苗(麻痹糖丸)
Mom’s question
防疫站的醫生說麻痹糖丸要和寶寶吃奶的時間隔開,具體要怎么操作呢?
Dr.sa
麻痹糖丸和喂奶隔開是為了避免喝奶影響疫苗的功效,有時候,母乳能夠殺滅疫苗。因此,在給寶寶服用麻痹糖丸的時候,不能用奶粉或飲料溶化喂服,更不能用母乳喂服;要在喂奶后1個小時之后服用疫苗,以免寶寶溢奶時把糖丸吐出來;服用疫苗后,4個小時之內不要喂母乳,也不要給寶寶喂很多水。
Mom’s question
接種那一天,孩子有點不舒服,該繼續給孩子打預防針嗎?
Dr.sa
給孩子接種疫苗時,如果孩子有輕微的腹瀉、感冒等,只要不影響孩子正常吃奶,精神不受影響,沒有其他疾病時,可以按期接種。但是如果有下列情況時,要推遲接種:
1.發熱
2.傳染病患病期間
3.嚴重腹瀉或嘔吐
4.不明原因的哭鬧、精神欠佳、喂奶困難等
5.有慢性病史如先天性心臟病,須醫生評估后再接種
6.嚴重過敏體質
Case2
小檔案
漂亮媽媽/古力媽
任職于公關公司,是個很好學的媽媽,勇于提問也努力找答案,育兒知識多來自醫師。
可愛寶寶/古力
08年2月23日出生,是個帥氣的小男孩。
預防接種記錄
日期 接種疫苗
08年2月24日 卡介苗與第1劑乙肝疫苗
08年3月25日 第2劑乙肝疫苗
08年4月27日 第1劑脊髓灰質炎疫苗
Mom’s question
該不該選擇給寶寶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Dr.sa
肺炎鏈球菌常侵犯5歲以下幼兒。肺炎鏈球菌常潛伏在人類鼻腔內,一旦感冒或是免疫力降低,快速復制的肺炎鏈球菌就可能從呼吸道或血液入侵,輕微的引起中耳炎、鼻竇炎等,嚴重則會造成肺炎、敗血癥、腦膜炎,造成生命危險。最容易發生在5歲以下的幼兒和65歲以上的老年人。
目前肺炎鏈球菌疫苗已經上市,可以保護嬰幼兒免于感染肺炎鏈球菌,導致如腦膜炎、菌血癥等的侵入性肺炎鏈球菌疾病。其實有許多人身上都帶有肺炎鏈球菌,病菌會潛伏在鼻腔內,而家中若有一人曾經施打過肺炎鏈球菌疫苗,的確可以降低周圍家人的帶菌率,當然也就降低了并發癥發生的幾率。
Mom’s question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MMR三聯疫苗)必須要給孩子接種嗎?
Dr.sa
在我國,MMR三聯疫苗還沒有列入計劃免疫,但是由于風疹雖然是輕微傳染病,但可以導致胎兒畸形,尤其是對女嬰來說,接種風疹疫苗可降低其日后懷孕時的風險,所以,意義較重大。對MMR三聯疫苗,家長應該結合嬰兒的具體情況,聽取當地防疫站和醫生的意見后再做決定。
Case3
小檔案
漂亮媽媽/小羽媽
任職于科技公司,育兒知識多來自于專業醫師以及《媽媽寶寶》雜志。
可愛寶寶/小羽
07年12月19日出生,是個可愛的小女孩。
預防接種記錄
日期 接種疫苗
07年12月19日 卡介苗及第1劑乙肝疫苗
08年1月20日 第2劑乙肝疫苗
08年2月20日 脊髓灰質炎疫苗
Mom’s question
3針乙肝疫苗的成分是不是相同的呢?可以一次買夠3針自己保存呢?
Dr.sa
乙肝疫苗接種最常用的方法是0、1、6,即第1針0月,第2針是1月(與第1針相隔1個月),第3針是6月(與第1針相隔6個月)。出了滿月的孩子家長不要忘了注射第2針乙肝疫苗,每針乙肝疫苗的成分都是一樣的。有的家長認為一次性買3針,就不會忘記到期給孩子注射。其實不然,一次性買3針會給儲存帶來麻煩。乙肝疫苗必須保存在2~8℃的條件下,一旦溫度變化,很容易造成疫苗變質,所以不要自行儲存疫苗。在免疫手冊上都會標明下一次預防接種的時間,每個月家長都應該看一下。
Mom’s question
每個孩子都必須接種乙肝疫苗嗎?
Dr.sa
每個孩子正常情況下都應該接種乙肝疫苗,但是有以下幾種情況的孩子不宜接種:有血清病、支氣管哮喘、過敏性蕁麻疹及對青霉素、磺胺類藥物過敏者禁用。低體重、早產、剖宮產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兒,暫時不宜接種乙肝疫苗,應等醫生進行評估后再接種。
疫苗常識測驗
翻開寶寶的預防接種手冊,滿滿的接種疫苗表格,不知是否把媽媽們弄得暈頭轉向,親愛的爸爸媽媽們,必備的疫苗常識你們學會了嗎?下面,來進行以下疫苗考試吧,檢測一下自己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識呢?
1.每個寶寶若出生時體重達2500克以上,,就會接種預防針,此預防針可避免寶寶受到結核菌感染引起結核病,請問是什么疫苗?
A。卡介苗
B。流腦疫苗
C。水痘疫苗
2.為什么有些寶寶在出生后24小時內,就必須比其他寶寶多注射一劑“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呢?
A。為了增強寶寶抵抗力
B。媽媽是乙肝患者
C。擔心寶寶感染乙肝
3.以下哪一項“不是”在口服小兒麻痹疫苗時,應注意的事項?
A。口服前要先刷牙。
B。準備口服疫苗的前一兩天,寶寶不能有拉肚子的現象。
C。前后半小時不能進食及吸奶嘴。
4.不小心接觸到水痘患者,再接種水痘疫苗有效嗎?(無論小孩或成人)
A。在接觸到水痘患者后3~5天內,接種仍然有效。
B。沒有任何效用。
C。一定要1小時內補接種才會有效。
5.寶寶滿6個月就可以接種流腦疫苗,每年11月和12月接種流腦疫苗,可是此時寶寶剛滿6個月,此時能接種嗎?
A。不行,要等到下一年12月份才能注射。
B。可以,因為寶寶已滿6個月。
C。怎么接種都行。
6.寶寶接種疫苗后,可能會有發燒反應,大約幾天會消失,應如何處理?
A。約2~3天消失,若燒至38.5℃,可采取退燒措施。
B。孩子只要發燒就應用退燒藥。
C。一有發燒現象,就得立刻回醫院。
專業醫師來解答
1.A 卡介苗可大幅降低嬰幼兒及兒童受到結核菌感染。
2.A 若媽媽本身為乙肝低傳染性帶原者,建議可自費幫寶寶接種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3.A 若寶寶有拉肚子現象,會使疫苗在腸道停留時間過短,可能影響效果;如果讓寶寶馬上進食或吸奶嘴,可能引發嘔吐,吐出剛吃進去的疫苗。
4.A 雖有效果,但仍然有可能感染,只是情況會較沒有接種者輕微。
5.A 在注射流腦疫苗之前寶寶滿6個月就可以接種,但是在12月份注射疫苗期間寶寶剛滿6個月,則必須等到下一年12月份才可以。
6.A 但若退燒后,寶寶仍然精神不振、胃口不好,一樣應至醫院就診。
文/林佩蓉 采訪咨詢/謝承霖 (兒科主任 ) (媽媽寶寶)
下一篇:未發現乙肝疫苗后遺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早產兒接種疫苗有特殊要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