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最近,全國麻疹疫苗強化免疫,再次引發家長對疫苗的關注。那么,孩子從小長到大,究竟需要注射哪些疫苗?什么時間注射?日前,長春市朝陽區永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計劃免疫科科長于紅介紹了適齡兒童應該注射的疫苗種類。
從事多年計劃免疫工作的于紅說,長春市適齡兒童可注射的計劃內免疫疫苗共11種,是由疾控部門所設的接種點免費提供疫苗,免費接種。除此之外,她還推薦了3類計劃外疫苗。
出生后24小時內:
乙肝疫苗第一針
卡介苗
滿1個月:
乙肝疫苗第二針
滿2個月:
脊髓灰質炎疫苗第一粒
滿3個月:
脊髓灰質炎疫苗第二粒
百白破疫苗第一針
滿4個月:
脊髓灰質炎疫苗第三粒
百白破疫苗第二針
滿5個月:
百白破疫苗第三針
滿6個月:
乙肝疫苗第三針
A群流腦疫苗第一針
計劃內疫苗共有哪些?
1.卡介苗:預防結核(共一針)
接種時間:出生后24小時~48小時
預防時限:5~10年
預防要點:結核菌能侵害人體各個組織,在人體各組織器官中形成結核結節和干酪樣壞死病灶。如,侵害肺就是肺結核、侵害骨就是骨結核……
卡介被稱為出生后第一針,接種卡介苗可以使人體產生對結核病的抵抗力,以預防結核病。嬰幼兒的抵抗力最弱,若受到了結核菌的感染,容易發生急性結核病,而危及生命,如結核性腦膜炎。因此每一個嬰兒都一定要接種卡介苗。
2.乙肝疫苗:預防乙肝(共三針)
接種時間:第一針在出生后的24小時內注射,第二、三針在1個月及6個月時注射
免疫時限:3年~5年
預防要點:乙肝是經過血液傳播的傳染病,寶寶全程接種完乙肝后,一般可產生抗體,免疫時限為3年或更長。上幼兒園、上學時,如果沒有抗體,還需注射乙肝疫苗。
3.脊髓灰質炎疫苗:
預防小兒麻痹(共四次服用糖丸)
接種時間:2、3、4個月以及4歲時服用
免疫時限:兒童期
預防要點:脊髓灰質炎疫苗是計劃免疫程序中的一項,通常是口服糖丸。
脊髓灰質炎是由脊灰病毒侵犯人體的脊髓灰質部分所致的急性傳染病,好發于嬰幼兒,故又稱小兒麻痹癥。隨著疫苗的普及,目前基本消滅該病。但為了防止該病死灰復燃,該疫苗依然在我國計劃免疫之內。
4.百白破疫苗:
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聯苗)
接種時間:3、4、5、18個月接種;三苗一起接種,可減少接種的次數
免疫時限:兒童期
預防要點:此三種病在注射疫苗以前,均為小兒常見病、多發病,危害小兒健康甚至生命。
5.白破疫苗:
預防白喉、破傷風(二聯苗)
接種時間:6周歲時接種,為百白破強化針
免疫時限:兒童期
6.A群流腦疫苗:
預防流行性腦膜炎(共兩針)
接種時間:A群流腦6、9個月各一針
預防時限:5年
7.A+C型流腦疫苗:預防流行性腦膜炎(共兩針,用于A群流腦疫苗的加強針)
接種時間:3歲、6歲各一針
預防時限:5年
預防要點:此病是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多發,發病年齡集中在兒童和青年。
8.乙腦:預防乙型腦炎(共兩針)
接種時間:8個月、2歲
免疫時限:兒童期
預防要點:乙型腦炎由蚊子傳播,常危及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重型患者病死率很高。
9.麻風疫苗:
預防麻疹、風疹(二聯苗)
接種時間:8個月注射
免疫時限:兒童期
10.麻腮疫苗:
預防麻疹、流行性麻腮(二聯苗)
接種時間:18個月注射
免疫時限:兒童期
預防要點:今年全國統一組織8個月至6歲兒童集中強化免疫接種麻疹疫苗一次,以期消滅麻疹。
11.甲肝:預防甲型肝炎(只一針)
接種時間:19個月
免疫時限:3年
預防要點:甲肝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流行范圍遍布全世界。凡是對甲肝病毒易感者,年齡在1周歲以上的兒童、成人均應接種。
計劃外疫苗推薦三類
除計劃內疫苗外,于紅推薦寶寶打三類疫苗:
1.流感疫苗:預防季節性流感,需每年9至10月注射一次,防流感侵襲;
2.肺炎疫苗:保護兒童不被肺炎侵襲,5歲以下兒童注射;
3.水痘疫苗:防止水痘發生,只需在一歲半時注射一次。
滿8個月:
麻風疫苗初種、乙腦疫苗第一針
滿9個月:
A群流腦疫苗第二針
滿18個月:
百白破疫苗第四針、麻腮疫苗
滿19個月:
甲肝疫苗
2歲:
乙腦疫苗第二針
3歲:
A+C流腦疫苗第一針
4歲:
脊髓灰質炎疫苗第四粒
6歲:
白破疫苗、A+C流腦疫苗第二針
什么時候強化免疫?
專家指出,按傳染病傳播規律,一般幾年或十幾年有一次大流行。衛生部會適時監控人群中抗體水平、發病率。如果出現人體抗體水平普遍降低、發病率升高,就會組織強化免疫。
如此次的麻疹疫苗就是強化免疫之一。另外,脊髓灰質炎疫苗、乙肝疫苗等也常需強化免疫;而流腦疫苗強化免疫列入計劃之列。
不良反應比率
不超百萬分之一
許多家長對疫苗的不良反應有恐懼心理,于紅表示,因為不超過百萬分之一的不良反應比率,就抹殺疫苗的效用,太不應該了,疫苗該打還得打。
對疫苗應有一個客觀全面的認識。疫苗是免疫原,可以刺激免疫系統產生特異性的抗體,獲得免疫力,從而預防疾病。比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天花發病率很高,但通過接種疫苗,很快就被消滅;再如脊髓灰質炎,也因疫苗的普及而基本消除。
但同時,作為一種異物,任何疫苗打進體內,都可能引起個別人的不良反應,但比率極低,沒有必要擔心。
安全接種“四步”走
于紅說,接種疫苗一定要到正規的定點接種單位。在接種時,不管醫生問不問,都要主動向醫生反映接種者的身體情況和不良反應、既往病史等。
第一步:
在寶寶出生后1個月內,監護人應到孩子居住地承擔預防接種的接種單位為其辦理《預防接種證》。
第二步:
在接種前,首先要帶上《預防接種證》。醫生憑證接種,并在證上登記接種的疫苗名稱和日期,以防止錯種、重種和漏種。其次,當寶寶有發燒等不適癥狀時,需康復后再接種疫苗;接種前最好先給寶寶洗個澡,換上柔軟寬大的衣服,便于露出接種部位,也可防止衣服摩擦針眼處皮膚。
第三步:
按程序及時接種,對于計劃外的自費疫苗,如經濟條件允許,也應盡量接種。目前,比較普及的計劃外疫苗主要有肺炎疫苗、水痘疫苗等。無論哪類疫苗,最好選擇在上午接種,副作用較少。
第四步:
接種疫苗后,應在接種場所休息15~30分鐘。當寶寶出現高熱或其他不良反應,應及時請醫生診治。接種疫苗的當天,不要給寶寶洗澡;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不要用熱水,而應該溫水喂服;接種百白破疫苗后,許多孩子局部會出現硬結,可在接種后第二天開始熱敷。
本報記者 楊益
下一篇:為何寶寶一出生就要打疫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接種前后的注意事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