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近日,國家藥監局一則不良事件信息通報將人們的視線集中到輸液這一日常醫療行為上。藥監部門提醒,相關部門已收到多份關于輸液不良反應的報告,而其中占大部分的則是輸注速度控制異常引發的。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輸液室護士長哈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打點滴在很多人看來是稀松平常的小事,但是輸液中如果忽視某些細節,引發的可能會是危及生命的大問題。
輸液速度影響用藥安全
一直以來,人們對于藥品不良反應的印象都集中在藥品使用方面,然而,國家藥監部門收集的信息顯示,輸液引發的不良反應一樣不容忽視。
國家藥監局日前發布的通報顯示:自2002年至2010年底,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共收到有關輸液泵、注射泵的《可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表》575份,其中輸液泵359份,注射泵216份。
這些報告的病例中,主要表現為輸注速度控制異常、不能泵入藥液、死機、輸注管路漏液等。其中表現為輸注流速異常的報告有216份,涉及輸液泵155份(占輸液泵總報告數的43%),涉及注射泵61份(占注射泵總報告數的28%)。
對于熱衷打吊針的國人來說,這些數據無疑是讓人驚心的。哈卉指出,輸液泵、注射泵為臨床常用的輸液輔助裝置,主要用于精密輸注某些特殊藥物、高危藥物。為急救患者、危重患者、特殊病人、兒童給藥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但該類產品在臨床使用中如產品質量不合格或臨床操作、護理不當等原因,可能會導致輸注流速控制異常,這將直接影響患者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控制速度需因藥而異
打點滴是件枯燥而漫長的事兒,有人為了早點結束,會偷偷將護士調好的輸液速度放快一些,殊不知,這是極為危險的事情。本次藥監局通報的病例中,很多都是由于速度異常引起的。
哈卉指出,輸液的速度是根據藥物的特點和安全性設置的,并不能隨便更改。一般來說,護士都是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和醫囑來設定的。比如,有些藥物可以快速滴注,并且快速滴效果會更好;而有不少藥物則非慢慢滴不可。滴快還是滴慢,都要嚴格遵從說明,如果病人自己調整,則可能帶來不少問題。
據介紹,輸液速度應根據患者年齡、病情、輸液總量、輸液目的和藥物性質等多方面情況來確定。一般成年人輸液速度在40~60滴/分鐘,兒童、老年人或者在打一些刺激性藥物時,速度不宜超過20~40滴/分鐘。有心肺疾病和腎臟疾病的患者,也尤其要嚴格掌握輸液量和輸液速度。
輸液的速度還會影響到藥物療效。藥物輸注速度過快可能會造成用藥過量,出現毒性作用,速度過慢可能會造成藥物劑量過小,達不到治療效果。
空腹易有不良反應
除了把握最為關鍵的輸液速度之外,很多事關輸液質量的小細節也要做好才能保證輸液的安全性。
哈卉表示,不少人喜歡拿著吊瓶去上衛生間,事實上,護士在吊水之前通常會提醒患者先去衛生間,盡量避免輸液過程中前去。因為輸液過程中外出的話,可能會造成感染,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幾率。
哈卉還強調,除了需要禁食的情況,建議患者最好不要空腹輸液,因為肚子里吃飽飯也可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如果在輸液過程中,患者覺得自己出現心慌、胸悶、嘔吐、頭暈、出汗、皮疹等情況,則很可能是輸液引起的不良反應,要及時通知護士停止輸液并前往就醫。
本報記者朱瑞娟
下一篇:孩子腿疼連續3周警惕骨肉瘤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頭痛、步態不穩可能患兒童腦瘤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