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CARAS)是近年來提出的新的醫學診斷名稱,由于氣候環境的變化,本征發病率有逐漸增高趨勢,尤其是青少年尤高(約達10%),據不完全統計,過敏性鼻炎患者中約有40-50%的人會伴發過敏性哮喘,而哮喘患者約有70-90%伴有過敏性鼻炎。本征是指同時發生的上呼吸道過敏(過敏性鼻炎)和下呼吸道的過敏性癥狀(哮喘),兩者在發病誘因、遺傳學改變、局部的病理學改變、機體免疫功能異常和發病機制等方面均非常相似,均與Ⅰ型變態反應有關,均是以呼吸道嗜酸性粒細胞增高為特征的過敏性炎癥。從鼻孔至呼吸性細支氣管上、下呼吸道在功能上是相互關聯的,刺激鼻黏膜可引起氣道反應性的改變。過敏性鼻炎患者的鼻內炎性分泌物可以經鼻后孔和咽部流入支氣管肺內,特別是仰臥位睡眠時更易流入氣道,這極可能是過敏性鼻炎發展為哮喘病(特別是夜間哮喘)的重要原因。因此,醫學專家提出“同一個氣道,同一種疾病”之說,就是提醒人們要重視二者的同時防治,更要重視過敏性鼻炎早期預防。
冬季寒冷季節是本病高發的時令。該征患者往往一遇寒冷及噴嚏連作,隨之胸悶憋氣,咽癢作咳,甚至喉間鳴響,因此,從預防角度講尤須重視注意季節性防治。實踐證明:祛風散寒類中藥具有良好的抗炎抗過敏作用,而溫陽益氣類中藥具有明顯的調節機體免疫的作用,因此,在發作時可以采用益氣祛風、化痰平喘、肺鼻同治的方法治療,對于寒冷誘發者可以運用溫陽驅寒的方法治療,如以鼻癥明顯(鼻癢、鼻塞、噴嚏、流涕)者可以選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蒼耳子散、荊防達表湯輩溫散風寒、宣通鼻竅,既可以內服湯藥,也可以合并藥物熱汽熏鼻;若同時合并哮喉喘憋、呼吸不暢者,可以配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四逆散、止痙散等宣痹化痰、調氣平喘,內服湯劑、配合腳浴均可。而針對季節性發作者及發作期病情達到控制后,應積極采用補益肺腎、祛風防感的固本預防措施,在冬令就可以充分發揮中藥膏方的優勢進行固本防治,具體運用可以在中醫師指導下選用玉屏風散、參蘇飲、參蛤散、河車大造丸等為料熬制膏方服用。
本征預防尤須注意氣候變化,重視耐寒鍛煉,可以試著從秋天開始就用冷水洗鼻,進入冬季仍需繼續堅持,不失為一種簡便易行的脫敏療法,以提高對冷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可以選用溫肺散寒抗敏方(麻黃9克、桂枝15克、細辛5克、黃芪30克、防風30克、蒼耳草20克)煎湯泡腳,每晚20分鐘。江蘇省中醫院主任醫師、博導 史鎖芳
下一篇:治療腮腺炎的偏方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反復感冒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