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隨著秋天的到來,由于早晚溫差大,天氣干燥,患咳嗽、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人數驟增。近一段時間,“秋咳”病人比前期有所增加,呼吸道疾病已進入高發期,有的人為了治療咳嗽,喜歡在睡前服用止咳藥,認為這樣可以防止夜間咳嗽而不影響睡眠,其實這種做法不好。
止咳藥之所以能夠止咳,是因為它能作用于咳嗽中樞、呼吸道感受器和感覺神經末梢,抑制咳嗽反射。雖然止咳藥止住了咳嗽,但它造成了呼吸道中痰液的滯留,容易阻塞呼吸道。入睡后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增高,導致支氣管平滑肌的收縮,使支氣管腔變形縮小。在越發狹窄的管腔里,加上痰液的阻塞,會導致肺通氣的嚴重不足,造成人體缺氧,出現心胸憋悶、呼吸困難等,結果不僅不能通過服用止咳藥來安然入睡,反而會因此加重身體的不適。
咳嗽的病人氣管里有痰時,除了積極治療原有疾病外,還應使用止咳祛痰藥。這類藥主要是中成藥,如止嗽青果丸、通宣理肺丸、復方川貝片、止咳枇杷露等,西藥氯化銨、碘化鉀也有祛痰作用,它們能將黏稠的痰變得稀薄一些,便于順利咳出,使咳嗽的癥狀減輕或治愈。
導致咳嗽的病因很多,一旦出現較為嚴重的咳嗽,或持續超出一周的咳嗽就應到醫院及時治療,排除肺部結核的可能性,并查出病因對癥下藥。自行服藥會延誤治療導致病情加劇。
下一篇:家長是哮喘兒的“半個醫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吃藥:遵醫囑還是看說明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