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信息時報訊(記者 張秀麗 通訊員 黃賢君) 高血壓不一定是飲食造成的,可能是其他疾病造成,如腎病或者頸椎病等。近日廣醫三院就接診了一對這樣的父子,治好頸椎病后,父子倆的血壓也恢復正常,告別了“藥罐子”的生活。
個案:治好頸椎,高血壓竟也好了
兩年前,15歲高中一年級學生小李體檢時被發現血壓高達170/100毫米汞柱。經連續監測,其血壓都高于正常值,心內科醫生給他下了高血壓的診斷。于是,他連續兩年口服降血壓藥。小小年紀就成了慢性病服藥者,這給小李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直到最近,經查發現小李有頸椎關節錯位。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醫科門診副主任醫師胥海斌用“三聯療法”為其進行了針灸治療。經治療頸椎病后,小李的血壓恢復正常。
很巧的是,小李的父親患高血壓病三年多,患頸椎病多年,癥狀在今年春節后加重,手指麻痹。進行頸椎治療后,李先生多年的頸椎病不適癥狀消失時,意外地發現自己的血壓竟然也恢復了正常,而且血壓很穩定。
留意頸源性高血壓癥狀
頸椎病是不是可以引起高血壓?答案是肯定的。胥海斌介紹,這與頸椎病所導致的椎-基底動脈供血失常,和頸部交感神經受刺激而引起的功能紊亂有關。
高血壓的原因很多,頸椎病導致的高血壓所占比例雖然很小,但容易因誤診而耽誤病情。那么頸椎病引起的高血壓有哪些特點呢?胥海斌介紹,如除了血壓升高以外,病人還有其他的頸椎病癥狀,常見的有頭痛、頭暈、失眠、記憶力減退,頸肩背部強硬、疼痛,上肢無力,手指麻木或全身乏力、倦怠、心律失常、胸痛、耳鳴、視物不清、眼球發脹及性情急躁等。
胥海斌提醒,對于藥物治療血壓控制不理想、又沒有高血壓家族史的患者,癥狀發作有類似頸椎病特點者,不妨先拍攝頸椎X線片或頸椎CT片,排除頸源性高血壓。
頸椎病盯上學生要提防
胥海斌介紹稱,最近幾年,門診來了不少中學生,他們大都訴說脖子僵硬、肩膀脹痛,看書做作業時頭昏腦脹,甚至出現上肢麻木。原來,頸椎病也已年輕化,悄悄盯上學生。如今學生族課業負擔沉重,長時間看書、做作業,課后又要參加各種培訓班,缺乏戶外活動,愛用手機上網,玩游戲,久坐低頭,勢必使頸部固定在一個姿勢,周圍的肌肉長時間處于非協調受力狀態,久而久之,導致頸部肌肉損傷,引發頸肩酸痛、頭昏、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癥狀。
由此,專家提醒各位家長朋友:當您的孩子出現頭頸僵硬,肩背酸痛,頭昏頭痛而長時間得不到緩解時,請及早到醫院檢查診斷清楚,及早進行治療。
下一篇:北京現“諾如病毒”疫情,孩子集體嘔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多動”還是好動?家長仔細辨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