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4歲的大雄精靈可愛,可最近媽媽發現他老喜歡眨眼、做“鬼臉”,后來還常常聳肩、撅嘴,喉間發出“咳咳”的聲音,原來是患上了兒童抽動癥。專家表示,兒童抽動癥常被誤診為其他疾病,如慢性咽炎、氣管炎、結膜炎、鼻炎等,還有一些家長誤以為只是孩子的不良習慣。
男孩更易患兒童抽動癥
兒童抽動癥,也叫兒童抽動-穢語綜合征,是一種以多發性運動或伴有異常發音為特征的兒童慢性神經系統疾病。常見于4-7歲的小朋友,男孩更為多見,約半數患兒伴有多動癥。專家稱,此病表現形式多樣,主要包括不自主的運動性抽動(刻板眨眼、聳鼻、撅嘴、做鬼臉、點頭、聳肩等)或發聲性抽動(吸鼻、清嗓子、干咳、說粗口、尖叫、嘔吐聲、犬吠等)。
這些癥狀可單一出現,也可以混合出現,特別當孩子感到緊張、焦慮、感冒發燒或玩電腦、看電視時間過長后更加明顯,若專心于其他事情或在睡眠時,癥狀會消失。兒童抽動癥要確診,一般可以通過腦電圖、微量元素、抗鏈“O”等項目檢查,一般短期內可自愈或經治療痊愈,頑固者可延數年,甚至延續到成年。
感冒、家庭不和的孩子更易“抽動”
很多家長不明白,自己的孩子原本好好的,為什么會突然惹上“抽動癥”?廣東省婦幼保健院醫學康復科羅鑫剛醫師告訴新快報記者,引起兒童抽動癥的原因可能跟以下幾個方面有關:
一、精神刺激。如家長過度限制孩子活動、責備過多、家庭不和、孩子感情上受到忽視,或環境中有某些緊張氣氛等,各類緊張的精神刺激都可能誘發或加重病情。
二、疾病。母親在孕期有高熱、難產史,新生兒出生后有窒息史或患有高膽紅素血癥等;兒童本身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腮腺炎、鼻炎、各型腦炎、病毒性肝炎等疾病,也可造成兒童抽動癥。
■專家支招
3招預防兒童抽動癥
兒童抽動癥的孩子通常學習落后,可能因干擾課堂秩序而被迫停學。廣東省婦幼保健院醫學康復科主任醫師常燕群提出建議:
一、幫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不可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睡眠;
二、避免過長時間玩游戲、看電視,每天看電視時間最好不超過半個小時,且不看過于激烈刺激的畫面,對于重癥患兒應避免看電視和用電腦;
三、語言要和藹有耐心,多使用表揚和鼓勵的話語,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緩解壓力。■新快報記者 余錦境通訊員 林惠芳 彭文斌
下一篇:暑期兒童意外傷害溺水最常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男童并不一定非要“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