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很多人也許沒有聽說過病毒性咽頰炎,它其實是感冒的一種,而且,它的癥狀和手足口病相似,不少家長都錯將它與手足口病混淆了。近段時間,醫院里來看發燒的孩子增加了不少,浙醫二院和市一醫院的兒科,日均門診量都在近千人次。醫生提醒,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癥狀,若有38℃以上的高燒要及時就診,同時在病毒性咽頰炎完全康復前,要注意避免到人多的場所,特別是幼兒園,以防病情反復。
病毒性咽頰炎誤為手足口病
感冒發燒對小孩子來說不算罕見事,但4歲的杭州男孩小彭,卻很讓家長虛驚一場。一個星期前,小彭突然出現了咳嗽、流鼻涕的癥狀,當時家人以為是感冒,就給他吃了感冒藥,晚上睡覺的時候,也將空調換成了風扇。
本以為過幾天就會痊愈,可是兩天后,小彭的感冒不但沒有好,反而還高燒到了39.3℃。最奇怪的是,小彭一直喊著嗓子疼,連飯都不肯吃了。這可把爸媽急壞了,趕緊帶著孩子到杭州市一醫院檢查。
到了醫院,醫生讓小彭張嘴一看,嘴里竟然長了好幾個白色突起的泡泡,而且嗓子附近也有一些。有些泡泡已經潰爛,怪不得孩子喊疼,不肯吃飯。爸媽一聽到孩子口腔里長了水泡,心里一陣緊張,難道小彭得的不是感冒,而是手足口病?
“如果是手足口病,其他地方也會長皰疹的。”醫生的話打消了小彭父母的疑慮。接下來的一系列檢查確定了小彭的病因,原來孩子得的是病毒性咽頰炎。
經過抗病毒治療后,病情穩定了下來。三天后,小彭的燒退了,嘴里的皰疹也漸漸退了下去,終于可以正常吃飯了。
柯薩奇16病毒是元兇
近段時間,不少家長都在感慨:“為什么最近發燒的孩子這么多?”
據杭州市一醫院兒科主治醫師宋俊峰介紹,近幾天,市一醫院兒科日均門診量800多人次,比平時增加了近20%,其中發燒的患兒占70%至80%,而發燒患兒中,又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居多。在浙醫兒院門診部,醫生每天要接診的感冒患兒多達上千人,晚上也有三四百人。
“很多人對病毒性咽頰炎并不了解,其實它也是感冒的一種。”市一醫院兒科主治醫師宋俊峰說,患病毒性咽頰炎的患兒癥狀輕重不一,輕癥患兒一般會出現流清鼻涕、鼻塞、噴嚏等,也可有流淚、輕咳或咽部不適,但在三四天內會自然痊愈。也有一部分孩子會出現持續兩三天至1周左右的發熱、咽痛。“中招”了的嬰幼兒則容易出現嘔吐和腹瀉。重癥患兒體溫可達39至40℃或更高,并伴有冷感、頭痛、全身無力、食欲銳減、睡眠不安等癥狀,還有較頻繁的咳嗽。一部分患兒還可能引起中耳炎、鼻竇炎、支氣管肺炎等并發癥。
“一般2到6歲的孩子來看病比較多,他們可以算是易感人群。”宋俊峰醫生說,今年是柯薩奇16病毒的流行年,而這種病毒正是引起皰疹性咽頰炎的元兇。
病程通常持續一周
由于病毒性咽頰炎的癥狀是口腔內出現皰疹,不少家長在發現孩子口腔、咽部出現了皰疹,就緊張地以為孩子是得了手足口病。因有不少癥狀與手足口病相同,如都會出現咽喉痛、口腔內皰疹等癥狀,使得不少家長容易將兩者混淆。
浙醫兒院門診辦公室副主任、主任醫師董關萍解釋,這兩種病可以由同一種病毒所致,只是病毒類型不一樣,所以臨床上的表現有所差異。“最明顯的區別就在于,病毒性咽頰炎只在口腔內出現
皰疹。而手足口病不僅在口腔出現皰疹,手、足、臀部也都有皰疹跡象。”所以,若發現孩子口腔內出現皰疹時,不要過度緊張,要仔細觀察孩子的肢體上是否也有皰疹,若不放心可以直接前往醫院確診。
“這兩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在治療和預防上基本相似。”董關萍表示。
另外,病毒性咽頰炎的初期癥狀和感冒極其相似,很容易被粗心的家長當作普通感冒而延誤治療。但家長們也不必過分擔心,病毒性咽頰炎一般病程在一周左右,如果早發現,對孩子的康復肯定是有利的,另外要注意退燒。
●提醒
孩子發燒38℃以上要警惕
宋俊峰醫生提醒,若孩子出現38℃以下的低燒,可以在家先觀察觀察;但若38℃以上,就要及時送醫院了。
“受涼是導致孩子生病的一大誘因,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特別是夜間睡覺的時候,空調不要打得太低。另外,也不要帶孩子到人多的地方,更要避免讓孩子和病患接觸,家里也要多通風。”宋俊峰也表示,在患兒痊愈之前,也最好不要讓他們上學。“一個是為了防止將病毒傳染給其他的小孩子,還有一個是這時孩子的抵抗力比較弱,容易受到外界病毒和細菌的侵襲,從而造成反復感染。”若有出汗,一定要先用干毛巾將孩子的汗擦干,讓他休息一會再吹電風扇或空調。
“建議不論孩子初診后情況如何,3天后最好再來復查一下。”宋俊峰表示,在這期間,家長要密切觀察孩子,若有出現精神不好、高燒不退、脾氣急躁等異常,要及時再到醫院就診。作者:記者 俞茜茜 實習記者 毛晨怡 通訊員 王雪飛 張穎穎
下一篇:春季孩子咳嗽,中醫釋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庭急救勿犯3個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