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生活中如果孩子每年長高不到5厘米、長期低于同齡孩子半個頭、一直坐在班級第一排,則可懷疑有生長發育障礙,及早到正規醫院就診排查。日前,在“廣東袖珍人聯誼會成立儀式暨大型矮身材科普義診活動”上,40名小矮人現身說法。專家呼吁家長關注孩子身高,發現孩子矮小,既不能隨意相信廣告給孩子服用增高保健品或到非正規醫療機構就診、胡亂補鈣,也不要盲目等待,應及早治療,否則一旦骨骺閉合,孩子可能就再也長不高了。
錯過治療時機再難長高
童話故事中,七個小矮人和白雪公主快樂地生活在大森林中。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身材矮小帶來的問題太多,矮小癥容易給患兒的心理和性格造成不良影響。上海市有調查顯示,90%以上的矮小癥患兒都存在自卑、自閉、抑郁等不同的心理障礙,有的孩子甚至因為身材在班級中倒數而不愿上學;此外,身材的缺陷也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升學、就業、交際和婚戀。31歲、身高1.38米的中山矮小人虞波就告訴記者,由于身材矮小常受欺負,他初中畢業就輟學了,到現在也沒談過一場戀愛。
“然而,大多數家長都在孩子的身高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錯誤觀念和認識誤區。”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小兒內分泌專科馬華梅教授不無遺憾地表示,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現在不長將來總歸會長、父母高孩子也一定會高、長得不好補補鈣就能解決問題,在發現孩子生長發育遲緩時盲目等待、隨意相信廣告給孩子服用增高保健品或選擇非正規醫療機構就診、胡亂補鈣等,往往耽誤了孩子的最佳干預期,造成終身遺憾。
其實,矮小癥強調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3-12歲是矮小癥的最佳治療期,越早治療效果越好、費用越低,因為孩子年齡越小,骨骺的軟骨層增生及分化越活躍,生長潛力大。
飯少蛋白質少,可致“長不高”
讓人意外的是,除了由慢性疾病或生長激素缺乏癥引起的矮小癥狀外,醫生們臨床接診的不少案例都是因為家庭喂養不當導致的,其中“主食不主”、“肉湯無肉”這些成為家長們最常踏進的誤區。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小兒內分泌專科首席專家杜敏聯教授表示,不少家長長期以牛奶加雞蛋當早餐,但事實上,“人是鐵、飯是鋼”這句老話是有道理的,人體攝取的膳食營養所供給的能量60%應來自谷類,米、面等主食應占孩子飲食的主要地位。
除了碳水化合物,優質蛋白也不可缺。杜教授稱,只吃粥不吃肉的瘦肉粥,頂多只能叫肉味粥。即使在老廣愛喝的老火湯里,可溶蛋白質也僅有5%-10%,扔掉了煮過的肉,等于把超過九成的蛋白質都浪費了。
■新快報記者 肖萍 余錦境 通訊員 許智慧
■相關鏈接
問:如何判斷矮小癥?
答:矮小癥的必須檢查項目由國家主管部門統一的,主要有:骨齡、甲狀腺功能、肝臟功能、血常規、性激素(已發育者)、生長激素激發試驗、IGF-1和IGF-BP3,女孩還需做染色體檢查。確定是生長激素缺乏后需做頭顱蝶鞍部核磁共振檢查。
問:吃什么能讓孩子正常長個兒?
答:生長發育階段要求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和鈣質,建議生長發育期的孩子每天飲用500ml左右的牛奶,吃1-2個雞蛋及適量的瘦肉、魚、豆制品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同時也要盡量做到膳食平衡;少吃膨化食品和洋快餐,少喝碳酸飲料;一定不要只給孩子吃大魚大肉,更不能隨意給孩子吃各種補品和營養品,還需強調是要吃足夠量的主食(米、面等谷類食品)。
問:哪些運動有助生長?哪些運動有礙生長?
答:跳躍性和伸展性的運動有助于長高,如跳繩、籃球、跑步、羽毛球、單雙杠等。
問:睡得好就能長得高嗎?
答:深睡眠后1小時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的量是全天24小時總量的一半,優質睡眠對孩子成長有很大幫助。剛出生的嬰兒需要18-20小時睡眠,2-3個月時需要16-18小時睡眠,5-9個月時為15-16小時睡眠,滿一歲時為14-15小時,7-13歲需要9-10小時,13歲以上的孩子一般有8小時睡眠時間就夠了。晚上9時-10時上床睡覺對孩子來說最好。
下一篇:打噴嚏流鼻涕,藥水泡腳就見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夜半“蛋疼”警惕睪丸扭轉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