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晚上尿床,對家長來說是一件非常煩惱的事情。一個晚上可能需要喚醒孩子多次起床排尿,才能避免發生尿床。一旦稍有疏忽,孩子就會尿床。
嬰幼兒還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功能是正?,F象,那是因為他們的排尿控制中樞發育尚未完善。
遺尿,也就是我們平時俗稱的尿床,是指5歲以上的兒童在白天或晚上發生排尿失控的現象。
隨著年齡的增加,遺尿的發病率逐漸降低,原發性遺尿到20歲時可完全消失,不過這個過程太長了。
遺尿的原因
遺尿的病因可分為兩大類,即原發性遺尿及繼發性遺尿。小兒的遺尿以原發性為主。
原發性遺尿
指小兒從小到大一直有遺尿。男孩比女孩更多見。遺尿可以發生在白天,如在幼兒園午睡時,但更多的是發生在晚上睡眠中,多數尿床一次,發生在晚上11點至12點左右,也有一晚發生兩次或多次遺尿者。
小兒容易在睡眠中發生遺尿,主要是因為小兒睡眠過深,當膀胱充盈時,不能從睡眠中覺醒排尿。即使父母把他喚醒,起床排尿,也是迷迷糊糊的,男孩常常排在便器之外。小兒常常伴有夜驚、夢游。
在患有原發性遺尿的孩子中有80%膀胱容量小,即膀胱內容納不了過多的尿量,所以一旦有了一定的尿量就想排尿,所以小兒平時也有尿頻的現象。
繼發性遺尿
繼發性遺尿指原先沒有遺尿現象,而后發生遺尿或者由于疾病因素引起的遺尿。
環境及心理因素
如旅游在外或探親過夜,周圍的環境改變了,當晚易出現遺尿現象。又或小兒白天玩得特別興奮,晚上熟睡不易喚醒而發生遺尿。當情緒不愉快時也會出現遺尿。
疾病因素
身體不適或患有疾病也是發生遺尿的原因之一。
疾病后身體虛弱
原先沒有遺尿,但患病如肺炎、嚴重腹瀉、腦膜炎或者腦炎后,因身體虛弱而發生遺尿。經過改善體質,疾病康復后,遺尿現象就會消失。
尿路感染
包括尿道口炎,膀胱炎及腎盂腎炎,有尿頻、尿急,尿道口炎時還感尿痛。晚上也可因尿頻、尿急以致難以控制而發生遺尿。做尿常規及外陰或尿道口檢查可明確診斷。診斷明確后用抗生素治療,病愈后尿床消失。
蟯蟲病
雌性蟯蟲多在夜晚爬出肛門口排卵,有時也會爬至尿道口,刺激尿道口后引起不自主排尿,尤其是女孩。家長可在晚上12小時左右檢查小兒肛門周圍是否有蟯蟲爬出。明確診斷后可服驅蟲藥治療。家里其他成員也應檢查,如也有蟯蟲,應同時治療。
癲癇
癲癇病人發作時,常伴有不自主排尿的現象。癲癇除白天發作外,晚上也可發作。家長如不在意發生在夜晚的抽痙現象,而只在意尿床,或被認為是遺尿。
糖尿病、尿崩癥、慢性腎功能衰竭
這三種疾病均可引起尿頻。尿頻不僅發生在白天,晚上也會有。尿頻時常伴有遺尿。進行相應的檢查,對這三種疾病加以確診,然后對因治療。
脊柱裂、脊髓膜膨出
因為腰骶部脊神經受損而致尿失禁,發生在晚上,常誤認為遺尿。X線攝片可以確診。根據病情可進行手術治療。
原發性遺尿的治療
原發性遺尿的治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綜合措施:
訓練膀胱功能
前已談及,原發性遺尿的患兒膀胱的容量小,所以通過訓練增加膀胱容量。
平時要訓練小兒多憋尿,到非不得已時才排尿,這樣可使膀胱容量逐漸擴大。當一次最大排尿量達到體重(千克)×10毫升時才認為訓練滿意。例如,一個體重為18公斤6歲男孩,一次排尿量達到18×10180毫升時,認為訓練滿意。
另外,患有遺尿的小兒膀胱括約肌功能也較差,所以在每次排尿時,可訓練孩子排尿中途停止再排尿,以訓練膀胱括約肌的功能。
飲食治療
晚餐宜干,吃飯,不要吃粥,輔食略咸味些,略有口干也不要喝水,不喝飲料或水分多的水果,如西瓜。
遺尿報警器
在床上墊一裝置,當尿濕時,少量尿液因接觸到裝置上的電極,使電路接通而發出報警聲,喚醒孩子起床。反復應用后可形成條件反射,當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時孩子便會自己醒過來而起床排尿。
心理減壓
家長要正確對待小兒遺尿癥,這是在發育過程中出現的睡眠障礙,不是孩子“故意搗蛋”。更不應該因此而懲罰、羞辱孩子,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與自信心,也不利于疾病的痊愈。要在行為治療的基礎上樹立信心。
藥物治療
鹽酸丙咪嗪或鹽酸氯米帕明,于睡前服用。也有部分病兒夜間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導致夜尿增多,可服用抗利尿激素藥物。中醫針灸及中藥治療也有一定的療效。文/許積德
下一篇:孩子“裝聾作啞”提防中耳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天寒警惕小兒“過敏性紫癜”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