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一個3歲的女孩,眼睛似乎得了“斗雞眼”,上周到福州東南眼科醫院一檢查,竟然患了眼底惡性腫瘤,需要摘除眼球。這是一個令人揪心的真實病例。
3歲以下嬰幼兒也會得惡性腫瘤。福州東南眼科醫院專家提醒,眼內腫瘤早期一般不痛不癢,開始時可能表現為視物模糊、視力下降,但嬰幼兒表達能力差,容易被忽視。因此,當發現孩子眼神不好,有斜視、“斗雞眼”時要盡早到專業眼科醫院檢查。
孩子眼睛像貓眼一樣發光
半年前,家人發現小米(化名)看東西時喜歡瞇眼,看電視老往前湊,還常常斜著眼睛看人。到當地醫院檢查后,醫生說孩子的眼睛患有“內斜視”,但年齡太小,不能配合治療,建議先觀察一段時間再說。
一個月前,小米的爸爸發現小米的一張照片上一只眼睛瞳孔發白,另一只眼卻正常,并且同一張照片里面小米媽媽的雙眼顯示是正常的。這讓小米的爸爸非常驚訝,于是,次日一大早,夫婦倆趕緊帶著小米來到福州東南眼科醫院檢查,由小兒眼科主任夏江勝親自接診。
經詳細檢查,確診小米患上了視網膜母細胞瘤。這是一種嬰幼兒最常見的眼內惡性腫瘤,會導致失明甚至危及生命,需要摘除眼球。如果小米的病情發現得晚,腫瘤可能沿著視神經向顱內發展蔓延,情況非常危急。
眼內腫瘤不易被發現
福州東南眼科醫院小兒眼科主任夏江勝介紹,視網膜母細胞瘤患兒大多數在3歲前發病,約30%~40%患兒為雙眼發病。這種腫瘤生長很快,會引起視力喪失甚至危及生命。
在早期,這種病不痛不癢,孩子表達能力又差,易被忽視。病情早期的癥狀表現為患兒眼睛出現白瞳,即瞳孔區呈黃白色,眼珠看起來像玻璃球或水晶球一樣,在昏暗的光線下,眼球還會像貓眼一樣發光,醫學上又稱“黑朦貓眼”。由于受腫瘤壓迫,孩子還會出現斜視、“斗雞眼”等。隨著腫瘤增長,眼壓升高,患兒將出現眼紅、眼痛、惡心嘔吐等癥狀。
福州東南眼科醫院專家提醒,如發現孩子眼球有斜視、“斗雞眼”,或者用閃光燈拍照時小孩瞳孔發白,或者遮蓋一只眼睛孩子卻沒有反應時,家長要高度重視,盡快就醫。
近一半與遺傳有關
視網膜母細胞瘤從何而來?夏江勝主任介紹,這種病因有40%來自家族遺傳,60%與環境、物理、化學因素有關。此外,還可能與母親懷孕時接觸X射線、感染乳頭狀瘤病毒或使用某些殺精子的避孕藥有關。
對有家族遺傳病史的孩子可以提早干預,比如在產前進行基因篩查診斷,有可能提早發現孩子是否帶有致病基因,一旦發現苗頭可及時干預。即使沒有做過產前基因篩查診斷的有遺傳病史家庭,新生兒還可以通過眼底照相或散瞳查眼底及早篩查是否潛藏病變。
“好眼睛”要定期檢查
視網膜母細胞瘤可生于單眼也可生于雙眼。一般來說,雙眼腫瘤比單眼腫瘤更易引起家長重視,但有兩種情況比較特殊:單眼癥狀明顯,另一眼卻顯得很正常;或單眼先發生腫瘤,而后另一只眼睛再長腫瘤,這些反而可能被家長所忽視。
雙眼視網膜母細胞瘤的發病率約占30%~40%。但是,腫瘤有可能同時發生,也可能相繼發生,兩眼腫瘤還有癥狀輕重之分。因此,出現單眼腫瘤后要進一步對所謂的“好眼睛”做詳細檢查,可能發現更早期的眼內腫瘤。“好眼睛”即使沒有發現長腫瘤,也要定期觀察直到10歲。
□相關鏈接
還有哪些常見眼內腫瘤
角結膜皮樣瘤也是常見嬰幼兒眼內腫瘤之一。它是一種類似腫瘤的先天性異常,在組織學上并非真正的腫瘤,而屬典型的迷芽瘤。孩子出生時腫物就存在,隨年齡增長和眼球發育略有增大。腫物多位于角鞏膜顳下方,可造成角膜散光、視力下降,中央部位的皮樣瘤可造成弱視。手術切除腫物后可恢復視力。N本報記者 林寶珍
下一篇:兒童貼敷治療每次應不超過1小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兒童青蛙腿都是打針惹的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