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2010年由全國心系系列活動組委會主辦、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心系好兒童”“成長路平安行——兒童成長家庭教育活動在全國五城市順利實施。回顧2010年“成長路平安行”活動,足跡遍及了北京、深圳、成都、杭州、合肥等5大城市,活動現場,有來自北京的知名教育學專家,為家長們傳授兒童家庭教育知識。
作為北京和杭州兩場“家長大課堂”的專家老師,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心系專家委員會的李玫瑾提出了“心理撫養”的現代家庭教育理念。李玫瑾老師指出對孩子的撫養不僅僅是物質滿足,應重視對孩子的心理撫育。講座圍繞著心理撫育要素中的情感、言語、自信、社會性、觀念、性格、自控力、意志、注意力等11個方面展開,專家向家長傳授了“人生不可逆轉:時不可錯”、“子不教,父母過”、“父母要親自撫養孩子”、“要學會對孩子說不”、“讓孩子適度經歷和體驗體力之苦,體膚之痛”、“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有錢的努力不一定能讓孩子順利成長”等家長們非常關注的家教熱點知識。
在主題為“成長規律和父母角色扮演”的講座中,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專家皇甫軍偉老師指出,為人父母要有三守,首先要守住目標,這里包括要堅守孩子最終成就自我的信心;堅守對孩子成長過程那一份平靜的期待;堅守自己努力為孩子支撐到底的每一步行動的準則。第二是要守住自己,也就是守住做父親、母親的責任與義務,以及為人父母的尊嚴與格調;守住父親、母親的角色里的自己的形象,守住父母與孩子之間不變的距離。最后還要守住家;守住溫馨、守住溫暖、守住溫情。
在成都的以“3~6歲幼兒的心理發展特征及教育要點”為主題的大課堂中,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事業發展中心早教顧問、國家計生委早教專家、中國學前教育網高級顧問蔡景昆老師根據3~6歲幼兒的特殊心理發展時期,建議父母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專家指出,3~4歲是孩子步入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候,孩子產生了鮮明的自我意識,同時3~6歲的幼兒心理主要表現為觀察力籠統放散不穩定、注意力隨興趣轉移、記憶力形象具體、思維能力以形象為主、想象力飛速發展以及情緒情感方面日趨變得豐富。所以這個時期孩子的學習特點主要是,學習有主動性,有積極性但是從興趣出發、學習有無意性與內隱性、語言指導下的直觀形象性以及對環境的極大依賴性等。
根據這一時期幼兒的心理、學習特點,專家指導在座家長,要做學習型、知識型家長。同時要抱著與孩子一道成長的想法,學會真正地愛孩子,要說教與身教并重、鼓勵與贊美兼施,孩子面對挫折、矛盾、沖突時要善于良性引導,切忌用成人價值觀處理孩子的問題。參會家長紛紛表示,在這些課堂中學到了很多,受益匪淺。
下一篇:壓歲錢的事要和孩子商量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關注:十大家庭經典育兒難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