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最希望爸爸有時間能夠多陪陪我,和我一起玩?!毙⊥衲曜x三年級,她爸爸是做生意的,平時工作很忙,很少有時間能夠和她在一起,小童大部分時間都是和媽媽待在一起,每年小童最大的生日愿 望就是希望爸爸能夠回來和她一起過生日。小童的例子在現在并不特別,長期以來,受到“男主外,女主內”思想的影響,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的責任主要落在母親身上,而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缺失已經非常嚴重。
是什么原因導致了父親在孩子教育中的缺席?工作繁忙能夠成為父愛缺失的合理借口嗎?父親又該如何和孩子加強溝通?
孩子的第一個榜樣是父親
“父親和孩子天然的血緣關系,確定了父親對孩子的教育責任,這種教育除了言傳身教,更多的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影響是不可磨滅的,也是無法取代和割舍的?!眳R景新城國際學校教育顧問詹文齡校長說,“很重要的一點,父親能夠給孩子安全感,雖然三歲以前孩子的安全感主要來自母親,但是從這之后,孩子的安全感主要從父親那里獲得?!?/p>
詹校長舉例說,孩子只有有了安全感,才能放開心靈、很舒展地去探索、去了解周圍的一切,如果一個孩子沒有安全感,那可能造成兩個極端,一種是他會很努力,使自己變得強大,從而消除這種不安;另一種是很膽小,缺乏勇氣。
“父親是孩子的榜樣,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他們的第一個榜樣,往往都是父親?!闭参凝g說。兒童的學習是一種模仿學習,因此榜樣的作用非常大,如果這個時候只有母親而沒有父親的影響,那么孩子就無法學習到他應該具備的一些基本品質,這對孩子將來的成長非常不利。
詹文齡還強調說:“父母之間的關系也會影響到孩子去建立自己與其他人的關系,如果父親不能保持和孩子的溝通,也就意味著孩子不能看到父母之間的溝通,那么孩子以后與其他人在溝通上可能會出現問題。”
父親能給予孩子勇氣和創造力
孩子的成長需要完整的家庭教育,父母由于男女性別的差異,會給孩子帶了不同的影響。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是有所側重的。嬰幼兒時期以母親的教育為主,小學階段父母的責任各半。而上了初中以后,母親的影響力下降,父親的影響力變大。
“一般來說,父親對孩子的 意志力、勇敢精神和創造力的培養會有更大的影響;另外,父親和孩子是朋友的關系,而母親更喜歡強調自己的母親身份,這使得父親更能從精神上給與孩子更多影響。”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管理系教授王建軍說。
詹校長補充說:“相對于母親來說,父親更寬容、心胸更開闊,因此能給孩子相對多的自由發展空間;女性一般偏感性,而男性偏理性,因此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父親往往比較能堅持原則,這對于孩子的規則和紀律意識形成更有好處。”
研究親子教育多年的專家林啟鵬表示,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父親的角色應該有所側重。孩子0—6歲,父親主要是養護者,如果在這個階段他們能感受父親的溫暖關愛,未來通常能用自己覺得安全穩當的方式與父母建立關系。7—12歲,父親主要是規范者,他應該要替孩子樹立正確的規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自信的態度面對人生。12~18歲,父親主要是協助者,這階段的父親角色,應該以協助子女磨練技能為主。18歲以后,父親應該是孩子的精神導師,主要是從精神提升上給孩子幫助和引導,并且要大膽放手讓孩子獨立面對生活。
重要時刻,父親應陪在身邊
謝女士的兒子今年上高二,她一直都很關注兒子的成長和教育,期間發生的一件事讓她對“父愛”這個話題特別有感觸?!拔蚁壬ぷ骱苊?,一年有四分之三的時間在出差,父子關系一度有點緊張和冷漠。兒子中考那年,當爸的決定表現表現,多陪陪兒子,向單位爭取了盡量少出差。”謝女士說,“說來也奇怪,他在家這半年好像也沒做什么,只是每天早上起來給兒子準備雞蛋火腿早餐,但兒子的成績卻一路上升,最后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理想的高中。最可喜的是,兒子和他爸的‘冰封期’也過了,兩人還時不時地出去散步,聊聊‘男人間的話題’?!边@次無心插柳讓謝女士兩口子認識到父愛在親子關系中的重要性,“之后,我們開始有意識地重視孩子的一些成長關鍵時間點,比如生日、開學、放假等等,在這些時間點上,他爸再忙也會安排好工作,抽時間陪孩子?!?/p>
詹校長也特別指出:“在孩子剛出生、妻子正在坐月子的時候,做父親的、做丈夫的一定要陪在他們身邊,這是孩子很重要的時刻,是和孩子建立感情的開始,對日后的父子關系很有影響。”她還建議,是否能像日本一些國家一樣,給男士也放產假,讓他們能夠陪在剛出生的孩子身邊。
小貼士:忙爸爸和孩子巧溝通
方法一 用紀念品和孩子心意相連。每次出差回來可以給孩子帶禮品,這些禮品不貴重,但要有意思。這些禮物除了給孩子帶去樂趣以外,還能讓孩子明白,雖然爸爸有時候不在身邊,但爸爸的心和他們時刻在一起。
方法二 和孩子在餐桌上邊吃邊聊。這是對孩子語言能力的一種訓練,同時也是啟發孩子求知欲的方法,既可以增進親子關系,還能增進思考。父親可以先想好話題,然后引導孩子暢所欲言,了解孩子的動態。
方法三 讓孩子了解自己的工作。在家處理業務的時候,可以把孩子帶在身邊,給孩子一些簡單的說明,認真回答孩子的問題。這種方法讓孩子們懂得關心身邊的很多事情,還能更理解父親。
方法四 抽時間和孩子一起玩。不管有多忙,每年或每個月至少抽出一個星期或者一兩天的時間,和孩子一起盡情玩耍。
孩子的話
我的爸爸會鼓勵我
(廣東實驗中學初一 謝晨)
Q:你覺得爸爸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樣子的?
A:很好脾氣、笑瞇瞇的,比媽媽大方,會鼓勵我。
Q:你每天都能和爸爸說上幾句話嗎?
A:不能,有時爸爸回來得很晚;不過周末能和他一起游泳或者去他辦公室。
Q:你愿意和爸爸說說學校里有意思的事情嗎?
A:很愿意,爸爸也喜歡聽。比如我把學校鬧鬼的事情告訴他,他就幫我分析原因。
Q:平時爸爸會輔導你的學習嗎?
A:他在家時,會主動要看我的作業。
Q:平時遇到困難或者問題,你會找爸爸商量嗎?
A:會,數學遇到問題,就先找爸爸;如果是生病,就找媽媽。
Q:爸爸有參加過你的家長會嗎?
A:有,媽媽沒時間的時候就是爸爸去。
Q:還記得和爸爸玩得最開心的一次是什么時候?
A:3月的一個周末,爸爸看我參加笛子比賽,后來我們和老師一起去喝東西,我很開心。
爸爸沒參加過家長會
(華南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初一 李巍)
Q:你覺得爸爸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樣子的?
A:不愛說話,很少笑。
Q:你每天都能和爸爸說上幾句話嗎?
A:爸爸出差時,半個月不能見一面。
Q:你愿意和爸爸說說學校里有意思的事情嗎?
A:很少,爸爸沒興趣聽我說。
Q:平時爸爸會輔導你的學習嗎?
A:沒時間。
Q:平時遇到困難或者問題,你會找爸爸商量嗎?
A:基本上都找媽媽。
Q:爸爸有參加過你的家長會嗎?
A:沒有。
Q:還記得和爸爸玩得最開心的一次是什么時候?
A:今年春節,我們回了老家。老家有一條狗,爸爸和我一起幫狗狗洗澡。
下一篇:電視帶給孩子的害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學前孩子的社交成長指標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