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主流社會認同的理想父親的形象,是莊嚴、冷漠、不茍言笑的,所謂嚴父慈母。父親是孩子模仿和崇拜的對象,是他們的行為指針。通過觀察父親,孩子們形成了對男性的理解:男人不像女人那樣需要感情,他們的情緒反應較為冷漠,缺少人情味。
男人被視為天生不會照顧孩子的人,抱孩子是男人不該干的事,他們的責任只是洗尿布。照顧孩子不是被當做一種技巧,而被視為女人的本能。男人被剝奪了學習與實踐的機會,他們被強迫與自己的孩子分開。其實,男人同樣可以是細膩溫柔的人,同樣可以是充滿愛心的人,并且同樣有權利通過各種方式——包括照顧孩子——表達這種細膩與愛心。
爸爸對“好爸爸”標準的理解有所不同。爸爸將一直是你的一個玩伴,我們將一起趴在地毯上,以同樣的高度開始游戲,而這種平等的姿態,將延伸到我的生命終止。我們會一起笑,一起打鬧,一起沮喪,一起惡作劇,一起對傳統的父子交往模式提出挑戰。
爸爸從來便不是一個主流社會眼中的“成熟男人”,但爸爸對自己“永遠長不大”的狀態心存一份感激。我不會成為你的一個莊嚴、“厚實”的榜樣,但可以提供給你一種更自然、自由、隨心所欲的生存狀態的參考。爸爸相信你能夠從這種狀態中獲得生命的快樂。父親,至少是中國的父親,在孩子略大一些之后,便不會再擁抱他了。我們是一個不習慣于通過身體語言表達感情的民族,男人間尤其如此。擁抱孩子的,多是他們的母親。對于男孩子的愛撫更是在很早的時候便停止了,男孩子被要求比女孩子更早地獨立。這一切會將你推入孤立無援的境地,仿佛親密、愛、安慰與關注是男性所不需要的。但爸爸會一直擁抱你,我相信父子間緊緊的擁抱不僅可以加深我們的感情,還可以使我們雙方均獲得力量。在我的想象中,當我垂暮于病榻的時候,你的一個強有力的擁抱會使我淚流滿面。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