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穩定作息時間
一是逐步幫助孩子確立時間觀念。在孩子做某件事(喝水、上廁所、做作業等)之前,要讓他作好充分準備,明確需要完成的時間。一旦開始,就不允許以各種借口來拖延時間。另外,可為孩子準備一個定時的小鬧鐘,規定好時間限制,讓孩子自我監督,自己控制時間。
二是安排孩子相對穩定的作息時間。可利用入學前的十多天,來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養成自己準時就寢,按時起床的習慣。家長最好能與孩子共同制作一張作息時間表,貼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他按照時間表去做事。
提高專注力
小學一年級新生,常常有不注意聽講的毛病。家長可通過有針對性的培養,讓孩子提高注意力。首先,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專心聽別人講話的良好習慣。比如,有意識地讓孩子坐下來看看書(宜選擇帶有拼音、圖畫的經典名著);或在一小段時間里集中精神做一件事,從5分鐘到10分鐘,慢慢培養集中精神做事的習慣。
培養好心態
培養良好的承受能力。幼兒園老師多是給予孩子鼓勵,但到了小學,難免會受到老師的批評,沒有經過挫折教育的孩子易產生抗拒心理。家長應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遇到不合理的要求要堅決拒絕,不管怎么哭鬧,慢慢地孩子才能適應挫折。
適應新環境。幼兒園里,大家都是玩伴,團團圍坐在一起;小學里則是同學,和同桌共享一張課桌,角色并不一樣。有些孩子對于這些會感到不適應,開學前,家長要有意識地讓子女與同齡伙伴一起活動,找同學感覺,如帶他們去社區會所,和小區里的同齡伙伴多接觸,創造機會讓其與親友家的同齡孩子多親近。
鍛煉獨立能力
孩子入學后,許多事情要自己做,如系鞋帶、下雨打傘、削鉛筆、按課程表準備書包,而且還要分擔班級、學校里的一些勞動任務。在日常生活中,要逐漸減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顧,讓孩子學會基本生活小事自理等,否則孩子在開學后就有可能手忙腳亂。
平時,家長應要求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學點簡單的勞動技能,如開、關門窗,掃地、抹桌椅等。
下一篇:童年親子關系影響孩子一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常被責打易性格暴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