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問題:
在教育培養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些很重要的內容會給孩子的一生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健康的身體和心理,良好的道德修養,優秀的學習成績——這些都是家長們的首選內容,但我個人認為,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不盲目崇拜他人的自信,要昂首挺胸地站著工作和生活。
方法A:孩子各方面都好了,自然就有自信了,用不著刻意去強調。
方法B:學習成績老上不去,哪兒來的自信?
方法C:我個人認為,一個人的自信是生命的精神主線,是對自己的肯定和在世界上的定位,是與人相處的支撐,是能讓自己昂首挺胸“站”著生存的基礎。
大家可能還記得前幾年發生的劉德華的粉絲楊麗娟的追星事件吧?這個楊麗娟苦追劉德華多年,甚至追到了老父親自殺、家破人亡的境地,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劇。其實還有很多類似的極端的例子,在見諸媒體的報道中,追星一族為偶像做出不理智行為的例子數不勝數,我們隨便就可以舉出很多:
謝霆鋒在武漢舉行新專輯簽售會后,他剛離境便有女歌迷不舍得而跳河自殺,幸虧及時獲救不致釀成悲劇;內地一名黎明的超級女歌迷,曾為偶像服安眠藥自殺死亡,被發現時手中仍握著黎明主演的影帶;臺灣一位孫燕姿的超級女歌迷,因為仰慕偶像成狂,竟按照孫的樣貌先后多次進行整容手術,將容貌變成與孫差不多“一模一樣”……
說實話,對這些瘋狂的舉動,我實在難以理解:你可以喜歡一個人,但為什么就能瘋狂到如此地步,完全沒有自我了呢?你的人生價值何在呢?
記得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電影明星洛依德將車開到檢修站,一個女工接待他。她熟練靈巧的雙手和俊美的容貌一下子吸引了他。
整個巴黎都知道他,但這位姑娘卻絲毫不表示驚異和興奮。
“您喜歡看電影嗎?”洛依德禁不住問道。
“當然喜歡,我是個影迷。”
她手腳麻利,很快修好了車:“您可以開走了,先生。”
洛依德卻依依不舍:“小姐,您可以陪我去兜兜風嗎?”
“不!我還有工作。”
“這同樣也是您的工作,您修的車,最好親自檢查一下。”
“好吧,是您開還是我開?”
“當然我開,是我邀請您的嘛。”
車行駛得很好。
姑娘問道:“看來沒有什么問題,請讓我下車,好嗎?”
“怎么,您不想再陪陪我了?我再問您一遍,您喜歡看電影嗎?”
“我回答過了,喜歡,而且是個影迷。”
“您不認識我?”
“怎么不認識,您一來我就認出您是當代影帝阿列克斯·洛依德。”
“既然如此,您為何這樣冷淡?”
“不!您錯了,我沒有冷淡。只是沒有像別的女孩子那樣狂熱。您有您的成就,我有我的工作。您來修車是我的顧客,如果您不再是明星了,再來修車,我也會一樣地接待您。人與人之間不應該是這樣嗎?”
洛依德沉默了。在這個普通女工面前,他感到自己的淺薄與虛妄。
“小姐,謝謝!您使我想到應該認真反省一下自己的價值。好,現在讓我送您回去。”
我想,大人物之所以高大,是因為有人在他們面前跪著;我們可以仰慕他們頭上的光環,但卻不能因而忽略了自己的生活與價值。
有一次,一位朋友請我們全家吃飯。吃完飯出門的時候,正好成龍從另一個包廂出來走到門口,女兒驚喜地叫道:“是成龍!是成龍!”
當時,成龍正在同一群朋友道別,我拉著女兒快步走開了。上了車,我問女兒:“你還能認出成龍啊?”
女兒說:“咱們看過他的電影嘛,你忘了?《寶貝計劃》《功夫之王》,還有電視節目里老有他,他是巨星啊。”
我說:“我當然知道他,他是爸爸一個同學的好朋友。我告訴你,成龍也是個普通人,他原來也很苦很慘,他自己很用功努力,當然也有些運氣,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大家都喜歡他,可你也沒有必要大呼小叫的。大家都是一樣的人,只要你努力,你也可以成為很有名的人。”
女兒說:“爸爸,你出過不少書,還簽名售書,你是不是名人啊?”
我說:“名人就是很多人知道他的名字,這跟工作性質有關系,并不一定意味著自己就了不起。比如說,在電視臺主持節目的人,大家看電視都知道他,可這只是因為他的工作是做這個的;還有很多人很優秀,工作更重要,只不過他的名字不經常出現在公眾面前。名人也沒有什么,大家都一樣在工作而已。尤其是那些電影明星啊、歌星啊,我們可以喜歡他們的作品,但那只是他們的工作,他們本人也和大家一樣。”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經常在女兒面前有意識地“貶低”各種明星和名人,目的就一個,讓女兒昂首挺胸地站著,平視他們,平視任何人。
比如說,女兒語文課本里的作者也是我調侃的對象,有的時候作者碰巧是我認識的人,我就告訴女兒這個人如何如何;有的時候我給女兒講些文壇的趣事和掌故——并不是為了抬高我自己,而是讓孩子知道,這些人也沒有什么了不起,我們可以學習他們好的作品,但沒有必要崇拜他們。也許將來女兒并沒有什么成就,成不了什么“名人”,但一定要有自我,平等大方地去跟任何人交往。
我推薦給女兒一篇文章:
人生第一課
這是美國一家普通的幼兒園。
剛剛入園的兒童被老師帶進幼兒園的圖書館,很隨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們的人生第一課。
一位幼兒園圖書館的老師微笑著走上來,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圖書。
“孩子們,我來給你們講個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們答道。
于是,老師從書架上抽下一本書,講了一個很淺顯的童話。
“孩子們,”老師講完故事后說,“這個故事就寫在這本書中,這本書是一個作家寫的。你們長大了,也一樣能寫這樣的書。”
老師停頓了一下,接著問:“哪一位小朋友也能來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來。“我有一個爸爸,還有一個媽媽,還有……”幼稚的童聲在廳中回蕩。
然而,老師卻用一張非常好的紙,很認真、很工整地把這個語無倫次的故事記錄下來。
“下面,”老師說,“哪位小朋友來給這個故事配個插圖呢?”
又有一位小朋友站了起來,畫一個“爸爸”,畫一個“媽媽”,再畫一個“我”。當然畫得很不像樣子,但老師同樣認真地把它接過來,附在那一頁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張精美的封皮紙,把它們裝訂在一起,在封面上寫上作者的姓名、插圖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師把這本“書”高高地舉起來:“孩子,瞧,這是你寫的第一本書。孩子們,寫書并不難。你們還小,所以只能寫這種小書;但是,等你們長大了,就能寫大書,就能成為偉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課結束了,在不知不覺之中,孩子受到了某種“灌輸”。如何看待這種灌輸呢?
(沈洪)
我相信,這樣的灌輸使孩子們從小就學會了“站著”,自信心與健全的人格會為人的一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下一篇:孩子的家教你注意方法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打屁股阻礙寶寶智力發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