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昨日,瀘州一學生家長通過微博,曬出了孩子開學的第一課:安全。不過,這堂課程所講的內容卻讓網友覺得有“雷人”。因為,在新出臺的《瀘州市中小學安全行為“十不準”》中,出現了一條特別的規定:不準別人觸摸自己的私密部位。(2月19日華西都市報)
據報道,新出臺的“瀘州中小學生安全行為十不準”,除了包含“不準在放學路上逗留、打玩、乘坐無載人資質的車輛”等常規內容外,還規定“不準別人觸摸自己的私密部位”,讓部分網友大呼“雷人”,并引發網友熱議。
反對派認為,對于不到18歲的中小學生來說,“私密部位”雖然表達得比較隱晦,這種用語出現在中小學安全行為“十不準”中可能不大合適。有網友甚至擔心,這種規定不好給孩子作出恰當的解釋。
贊成派認為,國外一些國家早就有類似規定。比如英國,就在他們的“兒童十大宣言里”提出:背心和褲衩包裹的部分不能讓別人撫摸,其實和這個規定是一個意思。
應當說,瀘州出臺“不準別人觸摸自己的私密部位”的初衷并沒有問題。既然是隱私部位,當然不能隨便給別人摸。這個道理傻瓜都知道。這一規定引發網友熱議,暴露的是學校教育越位和家庭教育缺位。
當下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經常發生定位不清的笑話。以家庭教育為例,很多家庭在子女教育問題上存在著重智育輕德育傾向。出現了不少“坑爹”的典型。很多家長過分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成績一好遮百丑,其它都好商量,甚至無原則遷就孩子,家長對子女的過分嬌寵,為他們將來步入社會埋下了禍根。
學校教育不僅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的傾向,也存在越位現象。高校把大學生當小學生管的現象比比皆是。去年初有報道,漢口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推行“戀愛登記制”,對該院戀愛的學生進行摸底,并由老師充當戀愛學生的“愛情保鏢”,調解情侶爭吵,開導分手戀人,防止失戀者做出極端的舉動。漢口學院的的善意讓學生很鬧心。按理說,大學生都已經成人,戀愛自由是大學生的權利。漢口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推行“戀愛登記制”,看似大學教育越位,實則是家庭教育、中小學教育的缺位。
固然,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有些東西也的確需要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形成合力,比如德育問題,就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工程。然而,“不準別人觸摸自己的私密部位”這樣的常識性問題,還是由家庭教育來完成,這樣的問題拿到小學課堂上大張旗鼓的宣傳,其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當務之急,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功能定位必須盡快厘清,要分清哪些是必須社會、學校、家庭一起做的,哪些是學校應該重點抓的,哪些是家庭必須做的。否則,恐怕還會鬧出各種各樣的笑話來。
下一篇:家庭中應注意孩子這些行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兒童攻擊性與家庭相關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