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需要愛是一種本能
記者:孩子是本能地需要父母的關注嗎?
張曉紅:是的。一個孩子從母體里出來后,不管是生理方面還是心理方面,都需要一份真正的支持,才能活下去。父母的關注直接關系著孩子的生存質量,從心理的角度來說,父母的愛比食物更重要,現在很多孩子吃得很好,但怎么都不滿足,他們缺的是愛和關注。所以對孩子來說,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父母的愛,我從來不認為孩子需要父母對他們進行教育。
我認為孩子的教育應該在社會環境和學校環境里去完成,而在家庭環境里給他足夠的愛、足夠的信任、足夠的支持,這就可以了。因為這樣,孩子覺得父母是可以信賴的,可以依靠的,然后他愿意跟你打開心扉,什么事都愿意跟你談,他的心就有了受到庇護的安全港灣。這種情況下,你再去引導他就會很順利。
父母需要真正地愛孩子,并在愛中加以適當引導,而不是教育。一談起教育孩子,很多父母就自然地板起面孔,以權威、標準自居,以高高在上的姿態管理孩子,約束孩子。那么,孩子從哪里得到愛、支持和信任?
記者:您的意思是說在家里,父母要多關注孩子,用真愛滋養孩子,并用愛的方式來引導孩子,而不要把自己放在居高臨下的位置,權威般地指導孩子,管束孩子,規訓孩子,因為這樣可能表面上承擔了父母的責任,而實際上失去了良好的親子關系。
張曉紅:是這個意思。
愛和責任是不一樣的
記者:現在社會上出現了不少全職媽媽,為了孩子,放棄了自己的事業,成天圍著孩子轉,但孩子還是頻頻出“狀況”,這些媽媽常常煩不勝煩,她們的問題出在哪里呢,難道說她們不愛孩子嗎?
張曉紅:我曾見到過一位媽媽,她說很愛自己的孩子,為了孩子連工作都放棄了,為了孩子還來參加學習培訓,但是孩子并沒有如她所愿的茁壯成長,她看著孩子時覺得快要煩死了,甚至會問孩子為什么要來到這個世界上。其實,我發現,這位媽媽沒有愛,只有責任,做一個好媽媽的責任,給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但自己并沒有打心底里接納孩子,沒有發自內心地愛孩子,她為孩子做很多事情都沒有用,因為她跟孩子之間沒有情感連接。
對孩子的責任和愛是不一樣的,這位媽媽對孩子主要就是責任而不是愛,她總是逼迫自己努力去做什么,但內心卻很不舒服,很不情愿,因此她也積累了很多不良情緒。事實上,她做這些是為了“搞定”孩子,讓自己心安。但結果是,她更不得心安,因為她沒有真正地愛孩子,孩子感到不舒服,不能如愿地發展,最終沒能“搞定”孩子,還丟失了自己的人生。
如果她能分清愛和責任,她能換個角度思考問題,認為自己是需要學習,需要提升的,需要豐富一些做好母親這個角色的知識技能的,那么她做事情就會更加主動,而少些被迫的味道。事實上,做父母是需要學習的,孩子并沒有帶著使用說明書來到這個世界上,世界上也沒有天生的父母,所有的父母都是有了孩子才學習如何做父母,所以,不會做父母是很正常的。但是,既然我們把孩子帶到了這個世界,就有責任學習如何做好這個角色。
下一篇:挫折,究竟為何物?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成長中父親的影響不可取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